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下述哪项错误() A.Cl通道开放可降低IPSP。 B.多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发放的冲动产生。 C.IPSP常由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产生超极化。 D.IPSP使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 E.IPSP主要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增加后者对K和Cl的通透性有关。
下述关于蛋白质作用学说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直接作用于蛋白质结构。 B.作用部位在蛋白质表面的疏水区。 C.作用部位在蛋白质内部的疏水区。 D.作用部位是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 E.作用于周围脂质影响蛋白质功能。
全麻时吸入气中最低氧浓度为() A.21%。 B.28%。 C.33%。 D.40%。 E.45%。
全麻药蛋白质作用假说中,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全麻药与蛋白质氨基酸残基结合。 B.全麻药作用在蛋白质结构的疏水区。 C.全麻药与通道蛋白结合。 D.全麻药作用在周围基质间接影响蛋白质功能。 E.全麻药影响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下述哪种神经递质对全身麻醉最重要() A.去甲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谷氨酸。 D.5-羟色胺。 E.乙酰胆碱。
全麻药通过与水结合形成微结晶水合物而引起麻醉,该机制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