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来苏集》的作者是() 王叔和。 成无己。 柯韵伯。 钱天来。 尤在泾。
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特点() 外感热病。 有特异的致病因素。 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病理演变的规律性。 临床表现的特殊性。
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眼花,膝胫拘急者,此乃() 差后劳复。 食复。 阴虚劳复。 阴阳易。 气虚劳复。
患者左前胸部损伤后,有胸痛、轻度呼吸困难。X线检查:左第1、3肋骨骨折,无移位,肺压缩30%。治疗应选择() 镇静、止痛、对症治疗。 胸膜腔穿刺抽气。 输血、输液。 胸膜腔闭式引流。 牵引固定。
28岁男患,近半个月出现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厌油腻,发现黄疸1周,化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65U/L,胆红素76μmol/L,抗-HAV(-),HBsAg(+),抗-HBcIgM(+),抗-HBcIgG(+),抗-HBe(+),抗-HEV(-),抗-HCV(-),凝血酶原活动度72%,诊断首先应考虑为() 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黄疸型。 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 病毒性肝炎乙型亚急性肝衰竭。 病毒性肝炎乙型淤胆型。 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肝衰竭。
患者,女性,15岁。突感左胸部疼痛4小时,呼吸困难逐渐加重,颈、胸部可闻及捻发音,气管偏向右侧。护理原则首先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