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专硕]之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中世纪哥特教堂的结构及内、外部空间特征。

【答案】(1)中世纪哥特教堂的结构特征

①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

②使用独立的飞扶壁;

③使用两个圆心的尖券和尖拱。

(2)中世纪哥特教堂的内部空间

由于技术的进步,中厅越来越高,12世纪下半叶之后,一般都在30m 以上。拱券尖尖,骨架券从柱墩上散射出来,有很强的升腾的动势。从13世纪起,柱头渐渐消退,支柱与骨架券之间的界线很弱,甚至消失,仿佛骨架券是支柱向上的延伸,垂直线统治着所有的部位。于是,看上去不是拱顶覆盖着内部空间,不是支柱负荷着拱顶,而是整个结构都从地下生长出来,枝干挺拔,向上发散。

(3)中世纪哥特教堂的外部空间

外部富有装饰。其向上的动势也很强,所有建筑局部和细部的上端也是尖尖的。作为装饰和赞美城市的纪念碑,哥特建筑外部更多地体现着以工匠和小商人为主体的市民们对现实生活的热爱,炫耀着工匠们的卓越的技艺和城市的富足、独立

2. 哈特什帕苏墓建造于什么时期?

【答案】哈特什帕苏墓建造于新王国时期(第18~第20王朝),即B.C1567~B.C1085年。哈特什帕苏墓是古埃及新王朝时期,女皇哈特什帕苏的陵墓,位于曼都赫特普三世陵墓的北边,这个建筑群的布局和艺术构思同曼都赫特普三世陵墓基本一样。建筑规模更大,正面更开阔,和悬崖的结合更紧密。轴线更长,并且多了一层前沿有柱廊的平台。

3. 简述古罗马建筑结构、构造和材料方面的成就。(需附必要图例)

【答案】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伊特鲁里亚人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1)建筑结构

在结构上,罗马建筑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拱券、拱顶、拱顶体系、穹隆。罗马人在伊特鲁里亚人和希腊人的基础上发展出综合东西方建筑技术的梁柱与拱券相结合的体系。

(2)建筑构造

在构造上,罗马建筑重视空间的层次、体型与组合,并使之达到宏伟与纪念性的结果。 (3)建筑材料

在材料上,罗马建筑善用厚实的砖石墙。除砖、木、石之外,罗马建筑也运用火山灰制成天然混凝土。

图1大角斗场平面图

图2大角斗场局部剖面图

4. 简述哥特式建筑。

【答案】哥特式建筑诞生于12世纪中后期,其主要建筑形制和特点如下:

(1)哥特式建筑是从罗马式建筑中逐渐发展出来的新风格,以尖拱券、肋拱、飞扶壁、圆窗等一些构成要素为最主要特点。哥特式建筑综合地使用了这些表现元素,而使之成为一种里程碑式的建筑风格的根本原因是该建筑中所蕴含的新式结构,和该结构所代表的技术的进步。

(2)哥特教堂肋架券、墩、柱、飞券侧剖面示意图这种由对角交叉的拱肋与一条横向尖拱肋相间设置的拱顶结构称为尖形拱肋交叉拱顶。为了支撑这种拱顶结构,除了在墙边设侧向的拱肋以外,墙壁外还要设置扶壁和巨大的墩柱,这样在建筑底部,支撑扶墩柱与墙面之间就形成了侧

厅的空间形式。

(3)哥特教堂肋架券、墩、柱、飞券俯瞰透视图由于交叉的十字拱借助于扶壁,将斜向的推力传至建筑外部的扶躲上,使得建筑的主要墙面得以大面积地开窗。当扶壁也变为拱形之后,扶臂拱上也出现了尖拱装饰,而扶拱垛上则树立起高高的小尖塔,有的扶拱垛上还开设壁龛,并设置人物雕像装饰。

5. 什么是帕拉迪奥母题?它的特色是什么?

【答案】(1)帕拉迪奥母题的含义

帕拉迪奥母题是一种立面处理方式,具体做法是将一个方形开间洞口分为中间宽、两边窄的中对称的三开间,中开间上架拱券,两边开间立柱设平梁处理,有的梁上墙面开设圆形窗洞。窗洞开间的拱券心石突出墙面,呈巴洛克式卷涡状。

(2)帕拉迪奥母题的特色

帕拉迪奥母题主要特点是“虚实互生,有无相成”。实部和虚部均衡,彼此穿插,各自形象完整。而以虚部为主;方的、圆的,对比丰富,整体上以方开间为主,开间里以圆券为主,有层次,有变化;小柱子和大柱子也形成了尺度的对比,映照着立面的雄伟。因为小柱子在进深方向成双,所以同大柱子均衡,而以大柱子为主。由于构思明确,两套尺度并不引起紊乱。

二、绘图题

6. 新博物馆平面。

【答案】

7. 帕提农神庙立面、平面图。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