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之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如何应用?

【答案】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生理需求。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如食物、水、空气、住房等。生理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人们将无法生存下去。

(2)安全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身体上的,希望人身得到安全保障、免受威胁,而且还有经济上的、心理上的以及下作上的等多个方面,如有一份稳定的职业、心理不会受到刺激或者惊吓、退休后生活有保障等。

(3)社交需求。有时也称作友爱和归属的需求,是指人们希望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同事和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成为某个组织的成员,得到他人关爱等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如果无法满足,可能就会影响人们精神的健康。

(4)尊重需求。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两个方面。自我尊重主要是指对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独立权等方面的需求; 他人尊重是指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别人的承认,如名誉、表扬、赞赏、重视等。这种需求得到了满足,人们就会充满信心,感到自己有价值,否则就会产生自卑感,容易使人沮丧、颓废。

(5)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指人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实现自我的发展和自我的完善,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的一种愿望。

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们的这五种需求是按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的顺序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的。了解员工的需要是应用需要层次理论对员工进行激励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不同组织中、不同时期的员工以及组织中不同的员工需要充满差异性,而且要经常变化。

2. 如何制定绩效考核目标和绩效考核周期?

【答案】(1)绩效考核目标,又称绩效目标,是对员工在绩效考核期间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所做的界定。这是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的参照系。绩效目标由绩效内容和绩效标准组成。

①绩效内容

绩效内容界定了员工的工作任务,也就是说员工在绩效考核期间应当做千l 一么事情,它包括绩效项日和绩效指标两个部分。

绩效指标是指绩效项目的具体内容,它可以理解为对绩效项目的分解和细化。

绩效指标的确定,有助于保证绩效考核的客观性。确定绩效指标时一,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 绩效指标应当有效。

b. 绩效指标应当具体。

c. 绩效指标应当明确。

d. 绩效指标应当具有差异性。

e. 绩效指标应当具有可变性。

②绩效标准

绩效标准是对员工工作要求的进一步明确,即对员工绩效内容作出明确的界定; 员工应当怎样来做或者做到什么程度。确定绩效标准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 绩效标准应当明确;

b. 绩效标准应当适度;

c. 绩效标准应当可变。

③对于绩效目标的设计要求,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原则,简称“明智

b. 目标可衡量原则(measurable );

c. 目标可达成原则(attainable );

d. 目标相关原则(relevant );

e. 目标时间原则(time-based )。

(2)在确立绩效考核周期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①职位的性质

不同的职位,工作内容是不同的,因此绩效考核的周期也应当不同。一般来说,职位的工作绩效比较容易考核的,考核周期相对要短一些,如工人的考核周期相对就应当比管理人员的短。其次,职位的工作绩效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比较大的,考虑周期相对要短一些,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如销售职位的绩效考核周期相对就应当比后勤职位的短。

②指标的性质

不同的绩效指标,其性质是不同的,考核的周期也应当不同。一般来说,性质稳定的指标,考核周期相对要长一些; 相反,考核周期相对就要短一些。例如,员工的工作能力比工作态度相对稳定一些,因此能力指标的考核周期相对比态度指标就要长一些。

③标准的性质

在确定考核周期时,还应当考虑绩效标准的性质,就是说考核周期的时间应当保证员工经过努力能够实现这些标准,这一点其实是与绩效标准的适度性联系在一起的。例如“销售额为50万元”这一标准,按照经验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将考核周期定为1周,员工根本就无法完成; 如果定为4周,又非常容易实现,在后两种情况下,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都是没有意义的。

3.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答案】随着流程再造思想的推广和普及以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部门的架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生了一种以客户为导向、以流程为主线的新的组织结构形式。

在这种新型的组织结构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一种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出现,内部的工作和人员划分为三个部分:

(1)服务中心:主要是完成一些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如手续的办理、政策的解答、申诉的接受等,因此对服务中心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

(2)业务中心:主要是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职能活动,如招聘、薪酬、培训等,对业务中心的人员要求相对就要高一些。

(3)专家中心:它相当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研发中心,主要是出台相关的制度政策,向其他部门提供有关的咨询等,对专家中心的人员素质要求最高,必须要精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应当是该领域的专家。通过这种转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具有了清晰的层次,业务中心和专家中心的人员摆脱了日常事务性工作的纠缠,可以集中精力来进行高附加值的工作,这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

4. 如何理解培训与开发的含义?

【答案】培训与开发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者将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以改善员工在现有或将来职位上的工作业绩,并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绩效提升的一种计划性和连续性的活动。

对培训与开发含义的准确理解,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培训与开发的对象是企业的全体员工,而小只是某部分员工。

(2)培训与开发的内容应当与员工的下作相关,与工作无关的内容不应当包括在培训与开发的范围之内。

(3)培训与开发的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业绩并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

(4)培训与开发的主体是企业,也就是说,培训与开发应当由企业来组织实施。

二、案例分析题

5. 宝洁的校园招聘程序

[1].宝洁校园招聘时,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对候选人进行评价? 这些方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2].宝洁校园时,主要看重候选人的哪些胜任素质?

[3].宝洁的校园招聘对你有哪些启示?

【答案】[1].宝洁公司在中国高校招聘采用的面试评价测试方法主要是经历背景面谈法。

(1)无领导小组讨论又叫无主持人讨论、无领导小组测试,是评价中心中应用较广的测评技术。无领导小组讨论就是把几个应聘者组成一个小组,给他们提供一个议题,事先并不指定主持人,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在限定的时间内给出一个决策,评价者通过对被评价者在讨论中的言语及非言语行为的观察来对他们做出评价的一种测评形式。

优点:能考察求职者在人机互动中的能力和特性,同时,通过观察讨论过程中每个人自发承担的角色对求职者能力进行一定的考察。

缺点:人数不宜过多; 要保证现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