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36语言学基础之古代汉语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尔雅

【答案】《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它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在训话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此外,《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被列入十三经之中。

2. 韵脚

【答案】韵脚是指一篇(首)韵文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采用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又称为押韵。因为押韵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称“韵脚”。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鸦”和“家”押韵。韵脚最广泛应于文学作品中,诗歌尤甚,使行文变得赋有节奏和音乐之美,现代韵脚诗便将韵脚这一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

3. 通假字

【答案】通假字是指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的语言现象。它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但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通假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它是正常的文言现象,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二、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4. 君子引而不发。 .

【答案】引,拉弓。

5.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

【答案】经:界,界线。

6.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答案】执事:办事人员。这是客气话,实际指秦伯本人。

7. 我绝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己矣。 .

【答案】抢:突过。

8. 晉不可放,寇不可翫。 .

【答案】翫:习惯而不留心,等于说放松警惕。

9.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左传·僖公四年》

【答案】以:介词,表示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在意义上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用”或“拿”。

三、分析题

10.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用现代汉语解释相关部分。

(1)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2)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于诸侯。

(3)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己: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4)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5)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6)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

【答案】(1)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喝,也就是给……喝。

(2)臣:名词用如动词。可译为“称臣”。

(3)朝:动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朝见”。

(4)①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少”。

②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认为……轻”。

(5)免:动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脱身”。

(6)高: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高”,这里有“推崇”的意思。

11.指出下列汉字的古文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类。

例:解一一会意(从刀,判牛角)。

(1)陟一一

(2)末一一

(3)過一一

(4)题一一

(5)文一一

(6)字一一

(7)引一一

(8)徒一一

(9)超一一

(10)森一一

【答案】(1)陟一一会意(从阜从步)。

(2)末一一指事(从木,一在其上)。

(3)過一形声(从是局声)。

(4)题一一形声(从页是声)。

(5)文一一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

(6)字一一会意兼形声(从子在宀下,子亦聲)。

(7)引一一会意(从弓从丨)。

(8)徒一一形声(从辵土声)。

(9)超一一形声(从辵召声)。

(10)森一一会意(从林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