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戊戌政变
【答案】戊戌政变是清末慈禧太后发动的推翻戊戌新政的宫廷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先将光绪皇帝软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后以“训政”的名义,重掌国政。政变以后,慈禧太后大肆捕杀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刘光第、杨锐、林旭等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时人称为“戊戌六君子”。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宣告失败。
2. 《秦土协定》
【答案】《秦土协定》又称《察哈尔协定》,是察哈尔省代理主席秦德纯与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于1935
年6月27日在北平达成的协定。其主要内容为:①中方担保今后日本人在察哈尔可以自由行动;②成立察东非武装区,第二十九军从该地区全部撤退;③中国方面停止向察哈尔移民;④解散察哈尔排日机构。《秦土协定》的签定,使中国丧失了在察哈尔省的大部分主权,也丧失了察省疆土的70%~80%。这一协定与《何梅协定》一起为日本吞并中国华北大开了方便之门。
3. 近卫声明
【答案】近卫声明是抗战时期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发表的诱降蒋介石、企图灭亡中国的的三次声明。1938年1月16日,近卫发表声明称蒋介石如不接受议和条件,日本将“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另建“与日本提携之新政府”。11月3日,近卫发表第二次声明称国民政府如“坚持抗日容共政策,则帝国决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溃为止”。12月22日,近卫发表第三次声明,提出所谓“中日睦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三原则,诱胁蒋接受条件。
4. 贞元六书
【答案】贞元六书,又称“贞元之际所著书”,是冯友兰于抗战时期所著《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六书的合称。其哲学思想是中国程朱理学与西方新实在论的结合,其新理学把世界划分为二,一个是此岸的现实世界,一个是彼岸的“理世界”现实世界的实际的物,都是相对的料,他是第二性的,理世界是万理俱备,万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是第一性。物不过是理之实现。在人生观上面,区分人的四种境界,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天地境界”的人“体与物冥”、“万物皆备于我”,我即万理之主宰。
5. 洋务运动
【答案】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兴办近代企业,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和近代工业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奕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运动分为两个阶段:70年代以前,以官办为主,兴办了马尾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制造局等军事工业,并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科学技术。70年代起,为维持军事企业,洋务派开始创办民用企业,采取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方式,开办了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1885年后,洋务派控制海军衙门,建立北洋海军,并创办了一些工矿企业。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6. 湘军
【答案】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1853年初,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咸丰皇帝命令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绅举办团练,组织地主武装,曾国藩所办湘军就是其中之
一。曾国藩以罗泽南的湘勇为基础,以知识分子为营官,以同乡和伦常的封建情谊作为维系湘军的纽带,略仿明戚继光的成法,有严格封建隶属关系,只服从曾国藩一个人的军队,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辛酉政变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统治者调整了与曾国藩湘军集团的关系,放手使用曾国藩集团,湘军将领拥有了军事大权和地方的政权和财权。湘军虽然消灭了太平天国,挽救了清王朝,但是重权也从此开始落入汉族重臣之手,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7. 曹锟贿选
【答案】曹锟贿选是指1923年曹锟以巨额贿赂国会议员的历史事件。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随军去朝鲜,战后投靠袁世凯。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与吴佩孚等控制了北京政府,逼总统徐世昌下台,抬黎元洪继任总统。1923年黎元洪下台后,曹锟急于当总统,由于当时议员大部分离京南下,总统“选举”无法进行。曹锟派人设立俱乐部,以40万元收买国会议长,并以五千到一万元不等的价格收买国会议员,调动军警包围会场,迫使议员选举他为大总统。曹锟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同时公布仓促炮制的《中华民国宪法》。直系独霸北京政权,民主丧失殆尽。曹锟贿选遭到全国各界的强烈反对,时人称之“贿选总统”,那届国会被称为“猪仔国会”,议员被称为“猪仔议员”。
8. 蒋冯战争
【答案】蒋冯战争是1929年蒋介石与冯玉祥之间的战争。1929年蒋介石在征讨桂系得手获胜后,为了进一步消灭异己力量,立即转移兵力,进攻冯玉祥的西北军。5月中旬,冯玉祥令驻山东、河南的西北军退守潼关,蒋介石兵分三路大举进攻,在蒋的武力进剿和内部瓦解的困境下,冯玉祥被迫于5月27日通电下野。蒋介石失去了进攻的口实,蒋冯军事冲突结束。
9.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是指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国民党政府在全国人民和平与民主呼声的压力下,根据《双十协定》,召集国民党、共产党以及各民族党派为抗战后的和平建国大业在重庆举行会议。参加会议人员在政治上实际代表中国社会中左、中、右三派,会议是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国家政权主张关于中国前途的一场较量,会议中讨论的焦点是军队问题和政权问题。会议通过了关于和平建国纲领、政府组织问题、国民大会问题、军事问题宪法草案问题等5项协议。这些协议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制度和内战政策,贯彻了和平民主的根本原则,在当时是符合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的。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使得老百姓加深了对中共和平建国的政治主张的认识,为共产党争取了更多的支持力量,同时这次会议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十分突出的采取合法形式与当局进行斗争的范例,通过这次会议,共产党争取了中间势力,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制。
10.八一三事变
【答案】八一三事变是抗日战争初期继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在上海发动的侵略战争。1937年8月13日,日本军舰以重炮向上海闸北轰击,海军陆战队也向闸北、江湾方面大举进攻,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会战。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进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二、论述题
11.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答案】(1)中国革命有了新式政党的领导。
1921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代表中华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革命彻底性和思想先进的特点克服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中国革命有了彻底的革命纲领。
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成为民主革命以来的第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使全国人民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中国革命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全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成立
后,广泛发动群众,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推动了革命向前发展。
(3)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4)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民主革命引向社会主义方向,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由以上四点可知,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