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通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普通话“远”的国际音标注音是( ),韵头是_____、韵腹是_____、韵尾是_____。

【答案】[yan]; u , a , n ,

2. 汉语的熟语主要有成语、歇后语和_____语三种。

【答案】惯用

【解析】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大都源远流长,运用普遍,极富于表现力,包括成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三种。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

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例如:“耍花招、下马威、天晓得”等。

3. “必”字的第四个笔画为_____,“凸”的第四个笔画为_____,“敝”的第四个笔画为_____。

【答案】撇; 横折折折; 横折钩

4. 有些词很难翻译成外语,这说明词义具有性。

【答案】民族

【解析】同类事物,在不同的语言里用什么词、用几个词来表示可以不同,词义概括的对象范围也可以不同,它体现了词义的民族性。例如英语中的car 一经借到现代汉语便成了“卡”,语音上有变化,词义上也有变化。car 指汽车、电车以及车厢等,现代汉语的“卡”则专指载重的大汽车。词义不仅在理性意义上有民族性,在附加色彩上也可以显示出民族性。例如“狗”在现代汉语中指人时都是有贬义的,而在英语中小部分具有贬义,大部分没有贬义,甚至有褒义,因此词汇具有民族性,很难翻译成外语。

二、选择题

5. “说服”的构词方式属于合成词中的( )。

A. 联合型

B. 动宾型

C. 偏正型

D. 补充型

【答案】D

【解析】补充型是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说服”前一词根“说”表示动作,后一词

根“服”补充说明动作“说”的结果。

6. 表音文字记录的语言单位是( )。

A. 音节或词

B. 语素或音节

C. 音位或音节

D. 音素或音节

【答案】D

【解析】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可以把文字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又称“拼音文字”或“字母文字”,它们的最小文字单位一一字符,只表不语言符号的音,而不表不语言符号的意义。表音文字还可以根据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分为更小的类。比如:音位文字:如拉丁字母。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辅音文字:如阿拉伯文。音节文字:如日本的假名。

7. “双”字音的构成素音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答案】A

【解析】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双”的音节拼写为“shu āng" ,其中有声母“sh" 、韵母“u" 、韵母“ang ”三个音素。

8. 下列语素是不成词语素的有:( )。

A. 亮

B. 为

C. 吗

D. 普

【答案】D

【解析】汉语语素根据能否单独成词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亮、为、吗均可单独成词,而“普”只能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9. 下列句子中补语的语义指向主语的是_____。

A. 我写好了两篇文章。

B. 天热得令人难受。

C. 你要弄清楚他的意图。

D. 猫把鸟儿吓跑了。

【答案】B

【解析】A 项补语“好”语义指向谓语“写”; B 项补语“令人难受”指向主语“天”; C 项补语“清楚”语义指向谓语“弄”; D 项补语“跑”语义指向宾语“鸟儿”。

三、分析题

10.分析下列各词的构成。

姐姐、猩猩、从容、意义、夏至、民主

【答案】(1)“姐姐”是重叠式合成词,由两个相同的词根语素“姐”重叠构成。

(2)“猩猩”是叠音词,由不成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它只是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3)“从容”是叠韵联绵词,由两个音节相同的“韵”构成。

(4)“意义”是双声叠韵联绵词,由两个声母和“韵”都相同的音节构成。

(5)“夏至”是主谓型复合词,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6)“民主”是主谓型复合词,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11.你觉得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句子更好? 请说明理由。

(1)为了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宗教裁判所竟然把唯物主义哲学家布鲁诺活活烧死了。

(2)为了传播哥白尼的“旧心说”,唯物主义哲学家布鲁诺竟然被宗教裁判活活烧死了。

【答案】这两句话中第二句更好,理由如下:

(1)第一句是一个病句,因为逗号前后两个部分的主语并不一致,“传播哥白尼的旧心说”,主语是布鲁诺,而且后半部分用了“把”字句的句式,“把”字引出受事“唯物主义哲学家布鲁诺”、对受事加以处置。

(2)第二句更好,逗号前后,两部分不仅主语一致,前半部分解释了后半部分的原因,后半部分用了“被”字句的句式,用介词“被”引出施事“宗教裁判所”。

12.请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例:我想喊他等等我,‖(转折)却又怕他笑我胆小害怕;|(并列)不叫他,‖(假设)我又真怕一个人摸不到那个包扎所。

(1)别人说得对,我们就应该欢迎,并要向别人的长处学习; 别人说得不对,也应该让别人说完,然后慢慢加以解释。

(2)我们的资金有限,技术力量不足,人口又多,搞现代化,不能不考虑到先化什么后化什么的问题,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有一个合理安排。

【答案】(1)别人说得对,‖(顺承)我们就应该欢迎,‖(递进)并向别人的长处学习; |(并列)别人说得不对,‖(并列)也应该让别人说完,‖(顺承)然后加以解释。

(3)我们的资金有限,‖(并列)技术力量不足,|(并列)人口又多,|(因果)搞现代化,不能不考虑到先化什么后化什么的问题,‖(解说)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并列)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