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28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3

  摘要

一、简答题

1. 怎样确定写作时使用的采访素材?

【答案】确定写作时使用的采访素材主要有以下步骤:

(1)要考虑事实(事件)的新闻价值

记者采访时总是希望获得的新闻素材越充分越好,但进入写作阶段以后,就需要考虑媒体的版面和时段的限制,对采访素材进行严格筛选。具有较高新闻价值,是记者进行素材筛选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也是报道能为受众欢迎的关键所在。

(2)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素材

事物的发展会涉及很多原因,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对于采访到的素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的新闻价值。但新闻报道不能面面俱到,记者往往只能选择一个角度来进行写作,把一个受众最关心的问题叙述清楚。评价一篇报道时,经常会有“视角独特”这样的评语,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新闻报道应该集中笔力,而不应该大而化之。如果泛化地处理材料,什么材料都往报道里放,就难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记者对素材的筛选既要看重它的新闻价值,还要考虑它是否符合表现写作主题的需要。

(3)顾及媒体特点所提出的要求

随着媒体竟争的日趋激烈,媒体受众市场也出现了不断细分的趋势。日报、晚报、则经类报纸、政经类杂志、民生电视新闻等名词都开始为受众所熟悉。

2. 强调记者“识”的修养有什么意义? 怎样提高自己的“识”的修养?

【答案】(1)强调记者“识”的修养的意义

识,就是眼力,就是远见卓识。“识”的修养,也就是要求记者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及政策水平。任何记者在采写、报道事实的时候,都是有所选择、有所评价的。这种选择和评价,以及其间的倾向性和态度,是受记者的世界观和政治理论及政策水平所左右的。记者的世界观和政治理论及政策水平,影响并指导着他的整个新闻采访活动,并体现在他的新闻作品之中。

我国记者要担当起时代的哨兵的使命,要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首先需要有“眼力”。只有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较高的政治理论及政策水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高瞻远瞩,见微知著; 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看到主流,看到正确的方向; 才能从沙砾中识真金,从平凡中见真理; 才能多谋善断,敏锐地判断出什么该采访报道,应当怎样去采访报道。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