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量测验中,测验垂线的编号可根据每次流量的测验顺序()依次编列。 A、自一岸向另一岸。 B、自中间向两岸。 C、自最大水深向最小水深。 D、自最大流速向最小流速。
在一次流量测验中,左岸为坡岸,水边起点距为25m,自左岸开始第一条测深垂线起点距为60m,水深1.66m,则该岸边部分的面积为()m2。 A、49.8。 B、58.1。 C、41.5。 D、29.0。
在一次流量测验中,两条相邻的测速垂线起点距分别是305m和320m,水深分别是2.40m和2.50m,其间在起点距315m处加测水深为1.50m,则该两条测速垂线间的部分面积为()m2。 A、36.8。 B、37.8。 C、29.5。 D、30.5。
在流量测验记载计算中,过水断面面积取()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两位。 A、一。 B、二。 C、三。 D、四。
某LS25–1型流速仪的公式为v=0.0051+0.2524n,测速时,100s时间内人工记录的音频信号输出数为24个,则该测点流速为()m/s。 A、0.065。 B、0.066。 C、1.21。 D、1.22。
在一次流量测验中,两条相邻的测速垂线起点距分别是305m和320m,水深分别是2.40m和2.50m,其间没有加测水深,则该两条测速垂线间的部分面积为()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