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眩晕,CT示左侧桥脑小脑角池内低密度病灶,与脑池形态一致,增强扫描无强化,脑干轻度受压,最可能的诊断为() 畸胎瘤。 胆脂瘤。 听神经瘤。 三叉神经纤维瘤。 室管膜瘤。
男,3个月,体格检查时:其抬头动作应该是() A.卧位时鼻及口腔不能离开床面。 直抱时不能抬头。 抱时勉强竖起,但左右前后晃动。 卧位时以肘支撑上半身,抬起头。 卧位时抬头两手支撑,并左右旋转头部。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 收缩压≥140~160mmHg。 收缩压≥140mmHg。 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90mmHg。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mmHg。
患者,女性,65岁,左侧腭部粗糙不适1个月余。否认烟酒嗜好,否认系统病史。查体示B7腭侧牙龈1cm×1cm大小乳白色绒毛状突起物,不能拭去,粗糙,质稍硬,余口腔黏膜未见异常。治疗首先考虑()。 A.维A酸局部涂抹。 手术切除活检。 糖皮质激素病损处黏膜下局部注射。 制霉菌素局部涂抹。 肌注干扰素。
患者男,23岁,因“发热10d,昏迷1d”于7月来诊。10d前在西双版纳打工期间突然出现畏寒、寒战及高热,隔日发作1次,自认为是感冒,发热时自服退热药,病情时好时坏,且精神、食欲欠佳,到个体诊所静脉输注青霉素及喹诺酮类抗生素5d,无效,并出现头痛、呕吐。1d前患者出现烦躁,当地诊所肌内注射地西泮10mg,2h后出现昏睡,进而发展到呼之不应,故转来本院。查体:T41.2℃,P132次/min,R28次/min,BP141/88mmHg;不能被叫醒,压眼有反应,球结膜轻度水肿,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及角膜反射存在,巩膜轻度黄染,口唇多数疱疹;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软;四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脑出血。 脑肿瘤。 败血症。 脑型疟疾。
以下哪穴不用于治疗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