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改革计划所体现的教育观念是( )

A. 建立国家教育制度

B. 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C. 教育内容的世俗化

D. 教育实施的终身化

【答案】D

【解析】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变革彻底摧毁了封建等级教育制度,逐步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在整个19世纪,法国基本上保持着拿破仑一世建立的中央集权的教育体系。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各派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计划,这些教育计划不同程度的反映了资产阶级各派的共同愿望,其教育主张主要有: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倡导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要求实现教育内容的世俗化,科学化等。

2.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命题所表达的观念,在知识的分类体系中属于( )。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条件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答案】A

【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梅耶在安德森的基础上,将陈述性知识称为语义知识,并将程序性知识分为两类:用于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和有关学习、记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的条件性知识,后者用来确定何时为何要应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解决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的问题,例如,阅读时,条件性知识决定我们何时需要详细阅读某一段落或者跳过。条件性知识与陈述性、程序性知识密切相关。条件性知识

,属十程序性知识。是“有关……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是对“知识是什么”的描述,因而是

陈述性知识。因此,答案选A 。

3. 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文纳特卡制

B. 道尔顿制

C. 特朗普制

D. 曼海姆制

【答案】B

【解析】道尔顿制教师不再通过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4. 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

A. 教育管理制度

B. 国民教育制度

C. 义务教育制度

D. 学校教育制度

【答案】D

【解析】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和教育的管理系统两个方面。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因此,答案选D

5. 科举制考试中,生源来自中央和地方官学的考生被称作( )

A. 生徒

B. 诸生

C. 乡贡

D. 弟子

【答案】A

6. 据《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天子和诸侯所设大学分别称( )

A. 成均、伴宫

B. 辟雍、库序

C. 辟雍、洋宫

D. 辟雍、泽宫

【答案】C

7. 下列哪项不属于蔡元培改革北大所提出的措施? ( )

A. 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B. 调整系科结构,改革教学制度

C. 设立校董,确立校长负责制

D. 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教授治校

【答案】C

8. 蔡元培对大学精神的解释是( )。

A.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B.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C.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D.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纲无羁绊之学府也”

【答案】C

【解析】“大学者,非谓有大楼指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出自著名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

,是儒家对大学的教育目的的梅贻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大学》

,出自《复旦校和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纲无羁绊之学府也”

歌》。大学是创造和保存人类文明的场所,是培养全面客观地了解和研究世界智者的地方。蔡元培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但它不是研究某一家某一派的学问,更不是研究被某些人指定的学问。这是蔡元培对大学精神的解释。

9. 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是( )

A. 分斋教学

B. 自由讲学

C. 注重考试

D. 藏书读书

【答案】B

10.封建社会地方官学何时开始设立? ( )

A. 秦代

B. 西汉

C. 东汉

D. 魏晋

【答案】B

11.“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 )出现的。

A. 唐代

B. 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