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数据库技术(跨专业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DBS 中有哪些类型的故障?哪些故障破坏了数据库?哪些故障未破坏数据库,但使其中某些数据变得不正确?

【答案】(1)数据库系统中的故障主要有:事务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

(2)破坏了数据库的故障是介质故障;未破坏数据库,但使其中某些数据变得不正确的故障是事务故障和系统故障。

2. 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答案】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3.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完整性控制机制应具有哪三方面的功能?

【答案】DBMS 的完整性控制机制应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

(1)提供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完整性约束条件也称为完整性规则,是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约束条件。SQL 标准使用了一系列概念来描述完整性,包括关系模型的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这些完整性一般由SQL 的DDL 语句来实现。它们作为数据库模式的一部分存入数据字典中。

DBMS 中检查数据是否满足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称为完整性(2)提供完整性检查的方法。

检查。一般在INSERT 、UPDATE 、DELETE 语句执行后开始检查,也可以在事务提交时检查。检查这些操作执行后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否违背了完整性约束条件。

(3)违约处理。DBMS 若发现用户的操作违背了完整性约束条件,就采取一定的动作,如拒绝(NO ACTION)执行该操作,或级连(CASCADE )执行其他操作,进行违约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4. [1]考虑下图所示的日志记录:

(1)如果系统故障发生在14之后,说明哪些事务需要重做,哪些事务需要回滚。

(2)如果系统故障发生在10之后,说明哪些事务需要重做,哪些事务需要回滚。

(3)如果系统故障发生在9之后,说明哪些事务需要重做,哪些事务需要回滚。

(4)如果系统故障发生在7之后,说明哪些事务需要重做,哪些事务需要回滚。

[2]考虑题[1]所示的日志记录,假设开始时A 、B 、C 的值都是0:

(1)如果系统故障发生在14之后,写出系统恢复后A 、B 、C 的值;

(2)如果系统故障发生在12之后,写出系统恢复后A 、B 、C 的值:

(3)如果系统故障发生在10之后,写出系统恢复后A 、B 、C 的值;

(4)如果系统故障发生在9之后,写出系统恢复后A 、B 、C 的值;

(5)如果系统故障发生在7之后,写出系统恢复后A 、B 、C 的值;

(6)如果系统故障发生在5之后,写出系统恢复后A 、B 、C 的值。

【答案】[1](1)需要重做的事务有:

(2)需要重做的事务有:

(3)需要重做的事务有:

(4)需要重做的事务有:

[2](1)A=8,B=7, C=ll。

(2)如果系统故障发生在12之后,需要重做的事务有:

系统恢复后A=8,B=9,C=ll。

(3)A=10, B=9, C=ll.

(4)A=10, B=9, C=13.

(5)A=10, B=9, C=ll.

(6)如果系统故障发生在5之后, 均需要回滚。系统恢复后A=10, B=9, C=0。

需要回滚的事务有: 需要回滚的事务有:需要回滚的事务有:需要回滚的事务有:需要回滚的事务有:

5. 描述MapReduce 的计算过程。分析MapReduce 技术作为大数据分析平台的优势和不足。

MapReduce 技术主要应用于大规模廉价集群上的大数据并行处理,【答案】(1)是以key/value

的分布式存储 系统为基础,通过元数据集中存储、数据以chunk 为单位分布存储和数据chunk 冗余复制来保证其高可用性。

(2)优势:MapReduce 是一种并行编程模型。其处理模式以离线式批量处理为主。

(3)MapReduce 存在如下不足:

①基于MapReduce 的应用软件较少,许多数据分析功能需要用户自行开发,从而导致使用成本増加;

②程序与数据缺乏独立性;

③在同等硬件条件下,MapReduce 的性能远低于并行数据库;

④MapReduce 处理连接的性能尤其不尽如人意。

6. 试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并说明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案】(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①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②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③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2)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 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正是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二、应用题

7. 设有关系模式.

(1)求R 的所有候选码。

(2)判断是否为无损连接分解?

(3)将R 分解为BCNF ,并具有无损连接性。

,而【答案】(1)从F 中看出,候选码至少包含BE (因为它们不依赖于任何属性)

其上的函数依赖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