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微观经济学A卷参考答案2013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二O 一三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32微观经济学 考试时间3小时,总分值 150 分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5分,合计25分)
1、经济模型: 指用来描述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语言或数学的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来表示。
2、收入效应:指由某一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
3、机会成本:是指生产某种产品耗费的资源所能生产的其他商品的价值。它是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度量。资源配置的效率高,则生产的机会成本低。
4、基尼系数: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比例值越大,代表分配越不公平。
5、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特征。
二、判断题(正确记“√”,错误记“×”,共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10分)
1、经济学又被称为选择的科学。(√)
2、如果边际产量递减,那么平均产量一定也是递减的。(×)
3、平均成本曲线通常与边际成本曲线在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交。(×)
4、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价格高于最低平均变动成本。(√)
5、生产要素价格如何决定的问题也就是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的问题。( √ )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合计40分。)
1、运用供求理论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经济原理或“丰收悖论”。
答:“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句成语,它描述: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这种现象似乎不太好理解,可以用弹性原理加以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作用下,农产品的丰收是农产品均衡价格下降幅度大于其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
2、简述等产量曲线(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及其经济学含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