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住院医师公共卫生学Ⅰ阶段题库>北京住院医师公共卫生学(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某外源化学物可发生肠肝循环,则可使其()

A . 毒作用发生减慢
B . 毒作用性质改变
C . 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D . 代谢解毒抑制
E . 代谢活化抑制

插入电活动是指肌肉神经支配正常时,针插入或移动可诱发的电活动,此电位短于() 0.3s。 0.4s。 0.5s。 0.6s。 0.7s。 患者男,52岁,既往肝硬化10年,近日逐渐意识不清。血氨140μmol/L,血钾2.8mmol/L,血钠128mmol/L,血氯110mmol/L。下列降血氨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口服乳果糖等使肠道pH降低,减少肠道产氨,利于氨的排出。 应用谷氨酸或精氨酸降血氨。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特别是要注意纠正碱中毒。 肥皂水灌肠。 口服新霉素等抑制肠道细菌产氨。 病人平卧做气管、支气管镜检查时,在气管末端可见一嵴状突起,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为一横行嵴突。 为一纵行嵴突。 称为气管隆嵴。 是左、右支气管的分叉处。 是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标志。 患儿男性,10个月,发现头围增大6个月。查体:精神萎靡,不能独坐,头围48cm,前囟3×3cm,颅缝裂开,叩渗有破壶音,可见“落日征”,CT检查发现脑室扩大。本病的诊断为() A.巨脑症。 佝偻病。 婴儿硬膜下血肿。 先天性脑秘水。 婴儿硬膜下积液。 诊断肺癌最可靠的依据是() A.痰中找到癌细胞。 B.胸片有肿块阴影。 C.有大量胸腔积液。 D.肺放射性核素扫描阳性。 E.造影示支气管狭窄。 某外源化学物可发生肠肝循环,则可使其()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化学物的肠肝循环是指经过消化道吸收的化学物进入肝后,有一部分会与机体的一些蛋白、肽或者其他分子结合,然后通过胆汁再排到消化道,这些结合物在消化道内受到各种不同因素作用分解,使得化学物又释放出来,可以经过肠道再次吸收。由于这样一个过程,使机体暴露于该化学物的时间延长,因此有可能导致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