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特征性表现为() A.皮肤、粘膜苍白。 B.头晕、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嗜睡。 C.体力活动后气短、心悸。 D.食欲不振、恶心、腹胀。 E.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反甲,指甲薄脆易裂。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机制是() A.抑制患者T淋巴细胞。 B.抑制患者B淋巴细胞。 C.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 D.改善骨髓的微循环。 E.调节骨髓血液灌注。
正常人体血容量占体重() A.8%~9%。 B.12%~15%。 C.20%~25%。 D.30%~35%。 E.36%~40%。
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依据为() A.网织红细胞增多。 B.肝、脾肿大。 C.全血细胞减少。 D.骨髓增生活跃。 E.不易感染及出血。
采用ACD储存全血在4℃保存21d时,红细胞活性仍有() A.50% 。 B.60% 。 C.70% 。 D.80%。 E.90%。
采用ACD(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保存液)保存液全血及红细胞悬液保存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