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6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和平赎买
【答案】(1)和平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它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和平方式变革所有制的设想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 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案】,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答案】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要保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4. “两个务必”
【答案】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据此,他提出了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胜利面前,毛泽东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警示。
5.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案】(1)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这表明我们党对奋斗目标的认识逐渐深化,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
(2)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
①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③“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二、简答题
6. 如何理解“发展是硬道理”以及“稳定是硬任务”? 新时期我国发展和维稳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答案】(1)对“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解:
①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基础上,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长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③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2)对“稳定是硬任务”的理解: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只有坚定小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 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3)新时期我国发展和维稳面临的挑战
①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随着我国国际利益的不断拓展,随着国内一些分裂势力的滋长与相互勾结,我国在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a. 经济全球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我国的国家主权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b. 台湾问题是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不稳定因素。台湾问题本是中国的内政,但其产生和发展的进程中历来都有一些国际势力的幢幢怪影。而在这些国际势力中,美国又是核心因素。
c. 除“台独”势力之外,“藏独”、“疆独”势力近年来也在不遗余力地策划、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而且,他们与“台独”势力相互勾结、坑靡一气,与李登辉的所谓“七块论”遥相呼应,损害和威胁我国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②军事及周边地区安全。军事安全是一个国家受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军事力量制约的现实状态,是国家安全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新世纪初,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总体上讲在朝着对我们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但“9"11" 事件和此后的伊拉克战争给国际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数。美国强力推行其全球反恐战略,其他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大国纷纷调整彼此关系,增强谋略与谋势,使全球地缘战略格局出现重大变化,也使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面临新的变数。目前看,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中有四大问题值得关注。
a. 美国对华战略包围圈已赫然成型。
b. 一些周边国家借反恐和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机会,加快扩军备战的步伐。
c. 我国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
d. 我国周边地区面临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③政治安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前提。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以及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崛起的种种不同心态,都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产生着某种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a. 经济全球化凸显政治因素。
b. 美国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的重要因素。
c. 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崛起的矛盾心态也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的因素之一。
④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既包括国家的文化立法权、文化管理权,也包括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选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