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8岁,左小腿上段窦道反复流脓,有时排出碎骨块9年,近半月发热,窦道周围红肿、流脓。X线片示胫骨上段增粗见死骨块,周围有新生骨,目前最佳治疗是()。 穿刺抽脓,药物注入。 抗炎治疗。 病灶清除加植骨。 抗生素加局部切开引流。 死骨摘除术。
男,20岁,神志不清,送医院急诊,家属诉服了农药,但药名及剂量不详。查体:昏迷,瞳孔光反应弱,心肺听诊(-),病理反射(-)。接诊医师为尽快排除消化道毒物,立即进行洗胃,每次灌入600ml,连续9次,上级医师认为处理不当,其理由是:()。 毒物种类不明不该洗胃。 每次注入量太多,促使毒物进入肠内吸收。 每次注入量太少,排毒不够。 总量太多达5.4L。 总量太少,洗胃不彻底。
关于耐药质粒叙述错误的有() 几乎所有致病菌均有耐药质粒。 R质粒在肠道菌中最常见。 R质粒只决定对一种抗菌药物有耐药性。 R质粒分为接合性和非接合性质粒。 R质粒可决定细菌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耐药性。
女性,25岁,活动后心悸、气促1周,3周前有感冒史。查体:双肺无异常,心界正常,心率95次/分,频发期前收缩,心音减弱,无杂音,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42%,最重要的治疗是() A.休息。 B.抗感染治疗。 C.维生素。 D.抗病毒治疗。 E.美西律治疗期前收缩。
患者女性,30岁。头昏.乏力3个月。查体:面色苍白,脾肋下2cm。提示:若诊断为AIHA。此疾病可能继发于() A.结缔组织病。 肝脏血管瘤。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免疫缺陷性疾病。 细菌感染。
属于配伍禁忌“十九畏”的药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