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境卫生(医学高级)题库>环境卫生学总论题库

问题:

[单选] 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A . 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
B . 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
C . 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
D . 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
E . DNA大段损伤的最小剂量

一急诊患者,男性,55岁,近两周来明显食欲不振、腹胀、厌油、乏力、恶心呕吐,发热,畏寒,因黄疸三天并逐渐加深来就诊,肝功检查ALT为1073U/L,血清胆红素为126μmol/L,AST/ALT>1。超声检查见肝脏肿大,回声粗糙,减低,肝内胆管内径为3mm,胆总管内径为7mm,壁厚,毛糙。胆囊影像显示欠清,胆囊壁明显增厚,内腔明显变小,内容物为弱回声光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超声复查于胆囊腔内可见团块状等回声,不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形及移动,该回声团最可能是()。 A.胆囊泥沙状结石。 胆囊内伪像。 胆色素结石。 胆囊肿瘤。 胆囊内沉积物回声。 胆囊息肉。 患者女,25岁,妊娠28周,因“乏力10天,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3天”来诊。查体:腹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双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2×109/L,血总胆红素122m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2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67U/L,乳酸脱氢酶721U/L;尿常规:尿蛋白(++),尿胆红素(-)。B型超声:肝体积减小,回声增强,肝区弥漫性密度增高,呈雪花状。该病的高危因素除外()。 A.初产妇。 多胎妊娠。 男胎。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经产妇。 血液传播性传播疾病的特点是()。 发病快。 感染后患病率高。 可跨越病程。 发生波散必病变。 全身症状重。 既能泻肾火,又能利水的药物是() 石斛。 山药。 黄精。 泽泻。 知母。 患者男,50岁。“胃痛”史15年。近来消瘦、乏力,持续性呕吐宿食,胃痛规律改变,伴有腰背痛。其入院时,可能存在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是() 等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低氯高钾性酸中毒。 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低渗性脱水。 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