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950经济学综合(含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中央银行有哪些重要职能?
【答案】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金融货币当局,统筹管理全国的金融活动。一般认为,中央银行具有三大重要职育旨:
(1)作为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的货币。
,又为(2)作为银行的银行,既为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用票据再贴现、抵押贷款等办法)
商业银行保管存款准备金,还为商业银行办理现金国际结算业务。
(3)作为国家的银行,一要代理国库,二要提供政府所需的资金,三要代表政府与外国发生金融业务关系,四要执行货币政策,五要监督、管理全国的金融市场活动。
2. 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家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主张,同供给学派的供给政策主张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有何区别?
【答案】(1)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家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主张只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角,只是在推行宏观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同时配合实行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而己。
(2)供给学派的供给政策主张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是站在总供给角度提出来的。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政策主张的核心是强调激励的作用,认为激励意味着对工作、储蓄、投资和企业家才能足够的报酬。供给学派认为不是需求决定供给,而是供给能够创造需求,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从而刺激经济。
3. 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答案】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把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下面用图来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图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纵轴P 表示一般价格水平。AD 为总需求曲线,AS 图中,横轴Y 表示总产量(国民收入)
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AS 起初呈水平状,表示当总产量较低时,总需求的增加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在图中,产量从零增加到y 1,价格水平始终稳定。总需求曲线AD 1与总供给曲线AS 的交点E 1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 1,总产量水平为Y 1。
当总产量达到y 1以后,继续增加总需求,就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所谓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等的不足而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图中总需求曲线AD 继续提高时,总供给曲线AS 便开始逐渐向右上方倾斜,价格水平逐渐上涨。总需求曲线AD 2与总供给曲线AS 的交点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 2,总产量为Y 2。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即为充分就业的产量Y f 时,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全部得到利用。图中总需求曲线AD 3同总供给曲线AS 的交点E 3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 3,总产量水平为y f 。价格水平从P 1上涨到P 2和P 3的现象被称作瓶颈式的通货膨胀。
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y f 以后,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总供给就不再增加,因而总供给曲线AS 呈垂直状。这时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例如,上图中总需求曲线AD 3提高到AD 4时,它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总产量并没有增加,仍然为y f ,但是价格水平已经从P 3上涨到P 4。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经济学家认为,不论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来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还是来自政府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原因或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
4. 怎样理解IS-LM 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答案】(1)IS-LM 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 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产生了影响。
(2)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该理论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
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凯恩斯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汉森和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用IS-LM 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
(3)IS-LM 模型不仅可以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且还可以用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政策的相对有效性也称为政策的效果,是指政策于段(或工具)变化使IS (或LM )曲线变动,最终对收入变动的影响。它是经济学家对凯恩斯经济理论整个体系所做的标准阐释,而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因此,可以说,IS-LM 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5. 说明不同的总供给曲线下,当总需求变动时对价格、收入的影响。
【答案】对总供给曲线,经济学家存在着重大的分歧。其中,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在短期中,常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延伸。
(1)总供给曲线为古典总供给曲线
当总供给曲线为古典总供给曲线时,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如图所示,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时,价格上升,收入水平不变; 当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时,价格下降,收入水平不变。
图 古典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对价格、收入的影响
(2)总供给曲线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当总供给曲线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时,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线。如图所示,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时,价格小变,收入水平提高; 当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时,价格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