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961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一个采用CSMA/CD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传输速率为lGbps ,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200000km/S。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bit ,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 )。

A. 增加160m B. 増加80m C. 减少160m D. 减少80m 【答案】D

【解析】以太网采用CSMA/CD访问协议,在发送的同时要进行冲突检测,这就要求在能检测出冲突的最大时间内数据包不能够发送完毕,否则冲突检测不能有效地工作。所以,当发送的数据包太短时必须进行填充。最小帧长度=碰撞窗口大小×报文发送速率,本题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b ,那么碰撞的窗口也要减少,因此距离也要减少,从而

于时间延时存在两倍的关系,因此减少的距离为80m 。

2. CD-ROM 光盘是( )型光盘,可用作计算机的( )存储器和数字化多媒体设备。

A. 重写,内 B. 只读,外 C. 一次,外 【答案】B

3. 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补码运算的目的是为了( )。

A. 与手工运算方式保持一致 B. 提高运算速度 C. 简化计算机的设计 D. 提高运算的精度 【答案】C

4. —个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为32位,其中段号占8位,则最大段长是( )。

【答案】C

【解析】段内位移的最大值就是最大段长。段号长度占了8位,剩下32-8=24位是段内位移 空间,因此最大段长为

5. 操作控制器的功能是( )。

A. 产生时序信号 B. 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 C. 完成指令操作码译码

D. 从主存取出指令,完成指令操作码译码,产生有关的操作控制信号。 【答案】D

6. 某基于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其主存容量为55MB (初始为空闲),采用最佳适配(BestFit )算法,分配和释放的顺序为:分配15MB 、分配30MB 、释放15MB 、分配8MB 、分配6MB ,此时主存中最大空闲分,区的大小是( )。

A.7MB B.9MB C.10MB D.15MB 【答案】B

【解析】对于简单分区内存分配,需要将进程的所有代码和数据装入内存。故55MB 先分配15MB 余40MB ,再分配30MB 后余10MB ,释放15MB 后出现一个15MB 和一个10MB 的空闲空间,分配8MB 时按最佳适配(BestFit )算法应该使用10MB 的空闲块,佘2MB 的碎片,分配6MB 时占用15MB 的空间余9MB 的碎片(空闲空间),因此最大空闲区为9MB 。

7. 下列数中最小的数为( )。

A. C. D. 【答案】C

8. 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是( )之间的交接界面。

A. CPU与存储器 B. 主机与外围设备 C. 存储器与外围设备 D.CPU 与系统总线 【答案】B

9. 设n 是描述问题规模的非负整数,下面程序片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其中,以基本的原操作重复执行的次数作为算法的时间度量。题目中的基本运算是 ,则有语句设其执行时间为T (n )

10.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 , 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组大小为l 〇kb 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 (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

A.800ms 、1600ms B.801ms 、1600ms C.1600ms 、800ms D.1600ms 、801ms 【答案】D

【解析】不进行分组时,发送一个报文的时延是8MbA0Mb/s=800ms,在接收端接收此报文件的时延也是800ms 共计1600ms 。进行分组后发送一个报文的时延是10kM0Mb/s=lms,接收一个报文的时延也是lms ,但是在发送第二个报文时,第一个报文已经开始接收。共计有800个分组,总时间为801ms 。

11.进程P0和P1的共享变量定义及若进程P0和P1访问临界资源的类C 伪代码实现如下:

则并发执行进程:P0和P1时产生的情况是( )。 A. 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 B. 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不会出现“饥饿”现象 C. 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