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的是() 脾大。 骨髓幼稚细胞符合急性白血病表现。 外周血细胞在正常范围。 Ph染色体阳性。 慢性期诊断明确后多年。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是() 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有核膜核仁,胞质内细胞器完整。 细胞分化程度较高,无核膜核仁,胞质内细胞器完整。 细胞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胞质内细胞器完整。 细胞分化程度较高,右核膜核仁,胞质内细胞器不完整。 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无核膜核仁,胞质内细胞器不完整。
患者,男性,46岁,疲倦、盗汗、腹胀2个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10×109/L,中性0.85,杆状核0.05,最有助于病人鉴别类白血病反应或粒细胞白血病的是() 贫血。 白细胞碱性磷酸酶升高。 骨髓增生极度的活跃伴幼稚粒细胞明显增多。 脾大。 抗感染治疗,血象无改变。
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不包括() 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 干扰细菌酶系统和代谢。 破坏菌体蛋白与核酸。 损伤菌体细胞膜。 蛋白质加热凝固。
关于EpsteinBafr病毒(EB病毒)正确的是() 与EB病毒有关的疾病只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血清中含有抗EB病毒抗体的人不发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抗EB病毒抗体在临床发病后才出现。 EB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 EB病毒是霍奇金病的病原。
病历摘要:初产妇,24岁,孕38周,阴道流水1+小时,2006年1月20日上午8时入院,查:血压16.0/10.7kPa(120/80mmHg),头先露,胎心音144次/分,LOA,宫颈未消,骨盆外测量正常。下述处理哪项不正确?提示:入院后于1月22日上午5时腹阵胀30“~35”/5‘~6’,查血压17.3/10.7kPa(130/80mmHg),头先露,胎心音140次/分,肛查:宫口开大1cm,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