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工程热物理研究所818化工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按照热能供给湿物料的方式,干燥可分为几类?并分别说明各自的特点。
【答案】按加热方式不同,干燥可分为对流干燥、传导干燥和辐射干燥等几类。
(1)对流干燥是将干燥介质(气体)加热后,由干燥介质以对流传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湿物料,传热速率快;
(2)传导干燥,是由干燥设备的壁面将热量传递给湿物料,汽化的水分再由气体带走; (3)辐射干燥主要使用红外线热源加热物料,由于物料表面干燥后红外线穿透干固体层深入物料内部较困难,因此,主要用于薄层物料的干燥。
2. 因某种原因使进入降尘室的含尘气体温度升高,若气体质量及含尘情况不变,降尘室出口气体的含尘量将有何变化?原因何在?
【答案】进入降尘室的含尘气体温度升高,降尘室出口气体的含尘量增加。因为: (1)黏度变大、沉降速度变慢、沉降时间增加;
(2)密度减小、气体质量不变则体积流量増加,停留时间减少。
3. 将60°C 的湿泥坯(砖)放入80°C 的热空气流中干燥,空气的湿球温度为50°C ,试说明该泥坯从放入时起到完全干燥为止的温度变化(假设空气量很大,其温度与湿度均保持不变)。
【答案】该题为恒定干燥条件,开始时,湿泥坯中含有较多的非结合水,这部分非结合水先被干燥,温度由60°C降低至空气的湿球温度50°C; 然后泥坯表面维持50°C被干燥,此过程为恒定干燥阶段;然后温度会由50°C不断升高(进入降速阶段);完全干燥时,达到平衡含水量,泥坯的温度达到热空气流的温度80°C。
二、计算题
4. 采用吸收塔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蒸气,吸收塔排出的吸收液用过热蒸汽解吸(见图)。已知入塔煤气中含苯2%(摩尔分数),在液气比为0.16、洗油入口苯含量为0.5%时,测得净化后煤气中苯的残余含量为0.1%。吸收塔操作的气液平衡关系式为0.365,平衡关系式为
解吸塔的气液比为
解吸后洗油中苯的含量要求降为0.5%,吸收塔为气相阻力控制,
解吸塔为液相阻力控制。现欲使吸收塔净化后煤气中的苯含量下降为0.05%,试求:
(1)保持洗油入口苯含量不变,增大吸收塔液气比能否达到要求?
(2)若保持洗油流量不变而降低洗油入口苯含量,达到要求时解吸塔的蒸汽消耗量需増加多少倍?
图
【答案】(1
)若保持洗油入口苯含量-不变
,则吸收塔顶的气体平衡含量
故L/G再怎么增大也不能将净化后煤气中苯含量降至0.05%。 (
2)在原工况吸收塔液体出口苯含量
吸收塔对数平均推动力
吸收过程的传质单元数
原工况下解吸塔气体出口苯含量
解吸塔的对数平均推动力
因出口气体中苯含量解吸塔的传质单元数
新工况单元数
小变,根据
洗油流量小变,吸收剂入塔中苯含量的吸收因数法计算式
可得
必须降低。因为新工况时的传质
已相当高,故
只为近似值。
由物料衡算,可得
因解吸塔为液相传质控制,解吸气流量此
式中,
可用试差法解出。
两种工况下过热蒸汽消耗量之比
5. 如图所示,从水池用离心泵向一密闭高位槽送溶液,在输送范围内,离心泵在该转速下的特性曲线方程为
(Q 单位为
H 单位为m )。输送管路的管径为
管路
总长(包括除出口阀门以外其余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为60m ,离心泵出口阀门全开时输液量为21m3/h, 阻力系数为10。现将离心泵出口阀门关小
,孔板流量计的U 型管压差计读数为原来的0.8倍,已知水池和高位槽液面均维持稳定,操作条件下溶液密度为内流动摩擦系数均为
试计算:
(1)将离心泵出口阀门关小后,此时荥的有效功率。 (2)将离心泵出口阀门关小后,该开度下阀门的阻力系数。
孔板的孔流系数
保持不变。
阀门开度变化前后,管
增大不影响解吸塔的
也即
不变,因
图
【答案】⑴阀门全开时: 管内液体的流速:泵的扬程:
在水池截面1-1和高位槽截面2-2列伯努利方程,以水池截面为参考面,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