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新闻采访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5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特别需要向记者强调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记者怎样增强保密观念?

【答案】(1)在我国,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的大事,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宪法明文规定,每个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记者由于工作需要,接触领导机关多,参加会议多,看文件多,比较多地知道党和国家的秘密。这就在保密问题上向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既是模范地遵守宪法的问题,又是执行党的纪律和国家的保密制度的问题,同时也是个职业道德问题。

(2)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等活动时,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和规定。这就要求记者:

①由于记者能较多地接触党和国家的秘密,就容易成为外国情报机关收买的对象。记者要充分认识到这种情况,提高警惕,增强保密观念,遵守保密纪律;

②不能放松世界观改造,要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长城;

③也不能走向另一极端,因为怕失密,连该报道的也不报道了。如果这样,无异于把自己的手脚捆绑起来。我们强调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是为了把报道搞得更好,这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

2.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写作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和掌握客观事实的活动”请谈谈你对这一定义的理解?

【答案】综观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发行等全过程,采访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实在不容低估。60多年前,著名报人邵飘萍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就强调指出,在报纸的所有业务中,“以采访为最重要”。西方新闻界普遍认为:一流的采访者必定是一流的撰稿人。采访的这种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主要应从采访与写作的关系卜去认识。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

(1)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从活动的程序上看,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这一程序不能颠倒,否则,就违反了新闻工作规律,就不叫新闻活动,变成闭门造车之类了。

(2)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成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离开采访,写作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3)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新闻采访和写作,其活动性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只有正确认识实际,才能正确反映实际。从这个意义上看,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

(4)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实践证明,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记者从事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