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5

  摘要

一、术语解释

1. 发散性思维

【答案】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等特点。发散性思维是记者采写活动中运用得最广的一种思维,首先对记者发现新闻线索,进行新闻策划很有帮助。

2. 新闻寻租

【答案】新闻寻租,是指媒介组织机构利用掌握的新闻报道权利,为自身谋取不正当的政治、经济利益; 用报道权换取物质利益,使媒体成为像房屋、土地那样可以出租而获利的手段,甚至以收取高额费用撤消监督稿件。新闻寻租行为的一个典型是媒介机构被商业组织收买,为这些商业组织进行变相的“有偿新闻”,或者为了经济利益,主动对商业机构进行要挟。还有一种情况是“封口费”,即媒介采访到商业机构的一些不利的新闻后,商业机构通过给予媒介机构一定的经济补偿来要求信息的不发布。新闻寻租是在暗中进行的,以谋取金钱和政治利益为交易,本质是新闻贿赂。

3. 群众性原则

【答案】群众性原则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在新闻活动中与人民群众发生的现实联系,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斗争及其根本利益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群众性原则的主要内容为:①加强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成为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 ②代表和维护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对违反人民群众利益的思想和行为作坚决斗争; ③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斗争,表达人民的呼声与要求; ④坚持“群众办报”方针,用各种方式组织人民群众参加新闻工作。新闻传播业的群众性包括三层含义主要是指在内容上,新闻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 在工作路线上,新闻工作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在形式上: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4. “第四等级”

【答案】“第四等级”又称第四阶级,是指新闻界的社会地位,源于18世纪的英国。1772年,英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