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7岁,身高170cm,体重70kg,糖尿病病史3年,饮食控制+口服格列本脲治疗,血糖控制可,近1个月来血糖控制欠佳,空腹血糖5.9mmol/L,餐后血糖16mmol/L最可能的是() A.平时未用双胍类药物治疗。 平时未用磺脲类降糖药。 平时未用胰岛素治疗。 磺脲类药物继发性治疗失效。 磺脲类药物原发性治疗失效。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不包括()。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教育。 生活环境。 疾病。
女性,44岁,患病8余年。初期经常口腔溃疡,病情反复发作两年,口腔溃疡日益严重,上身也时有水疱发生。多年来一直用激素控制病情,病情时好时坏,严重时全身遍布水疱糜烂面。因为长期服用激素,导致双侧股骨头坏死,面部肿胀红赤,后背大面积糜烂面,双唇糜烂严重,食欲缺乏。该疾病的抗原主要是() A.IgA。 IgG。 桥粒芯糖蛋白Ⅲ。 桥粒芯糖蛋白Ⅱ。 桥粒芯糖蛋白Ⅰ。
男,33岁。近5年来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尤以饱食后明显。今日出现右上腹剧痛,5小时后来院就诊。检查:生命体征平稳,腹部平坦,全腹压痛及反跳痛,腹肌紧张呈板状腹,移动性浊音可疑。提示:患者术后第5天,出现上腹膨胀感和呕吐,呕吐物含大量胆汁。可能的原因() A.术后胃滞留。 术后胃肠吻合口梗阻。 术后输出袢空肠口梗阻。 术后胃肠吻合口输入袢梗阻。 术后麻痹性肠梗阻。 胃空肠吻合口瘘。
患者,男性,67岁,身高170cm,体重70kg,糖尿病病史3年,饮食控制+口服格列本脲治疗,血糖控制可,近1个月来血糖控制欠佳,空腹血糖5.9mmol/L,餐后血糖16mmol/L应该采用的措施是() A.改用双胍类药物治疗。 改用饮食控制。 改用胰岛素治疗。 改用噻唑烷二酮类治疗。 改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治疗。
女性,45岁。发现左侧腮部肿块1年余,逐渐长大,无明显不适。CT检查如图所示,应首先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