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自动化研究所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32位浮点数格式中,符号位为1位,阶码为8位, 尾数为23位。则它所能表示的最大规格化正数为( )。
A.
B.
C.
D.
【答案】A
2. 若无向图G=(V ,E )中含7个顶点,则保证图G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则需要的边数最少是( )。
A.6
B.15
C.16
D.21
【答案】C
【解析】要保证无向图G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即任意变动图G 中的边,G 始终保持连通。首先需要图G 的任意6个结点构成完全连通子图然后再添加一条边将第7个结点与需条边,连接起来,共需16条边。本题非常容易错误地选择选项A ,
主要原因是对“保证图G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的理解,分析选项A ,在图G 中,具有7个顶点6条边并不能保证其一定是连通图,即有n-1条边的图不一定是连通图。分析选项D ,图G 有7个顶点21条边,那么图G —定是无向完全图,无向完全图能保证其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但是这不符合题目中所需边数最少的要求。
3. 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PDU 地址是( )。
A. 目的物理地址
B. 目的IP 地址
C. 源物理地址
D. 源IP 地址
【答案】A
【解析】交换机会监测发送到每个端口的数据帧,通过数据帧中的有关信息(源结点的MAC
,就会得到与每个端口所连接结点的MAC 地址,并在交换机的内地址、目的结点的MAC 地址)
部建立一个“端口-MAC 地址”映射表。建立映射表后,当某个端口接收到数据帧后,交换机会
读取出该帧中的目的结点的MAC 地址,并通过“端口-MAC 地址”的对应关系,迅速将数据帧转发到相应的端口,注意这里的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因此关于IP 地址的选项是不对的,因此答案为A 。
4. 站点A 、B 、C 通过CDMA 共享链路,A 、B 、C 的码片序列(chippingsequence )分别是(1, 1,1, 1),-1,1,-1), 若C 从链路上收到的序列是,、(1和(1, 1,-1, -1)(2, 0, 2, 0, 0, -2, 0, -2, 0, 2, 0, 2)则C 收到A 发送的数据是( )
A.000
B.101
C.110
D.111
【答案】B
【解析】用A 的码片与信息做内积运算
5. 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Amdahl 定理,程序的加速比决定于串行部分的性能
B. 多核处理机上运行的每个线程都具有完整的硬件执行环境
C. 按计算内核的对等与否,CMP 可分为同构多核和异构多核两种
D. 线程的切换比进程的切换代价大
【答案】D
6. 从处理数据的角度看,不存在并行性的是( )。
A. 字串位串
B. 字串位并
C. 字并位串
D. 字并位并
【答案】A
7. 某计算机采用微程序控制器,共有32条指令,公共的取指令微程序包含2条微程序,各指令对应的微程序平均由4条微指令组成,采用断定法(下址字段法)确定下条微指令的地址,则微指令中下址字段的位数至少是:( )
A.5
B.6
C.8
D.9
【答案】C 【解析】所以至少需要8位才能表示完130个地址。
8. 同步通信之所以比异步通信具有较高的传输频率,是因为同步通信_____。
A. 不需要应答信号
B. 总线长度较短
C. 用一个公共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D. 各部件存取时间比较接近
【答案】ABCD
【解析】ABCD 都是同步通信传输频率较高的原因。
9. 在中断周期中,将允许中断触发器置“0”的操作由完成( )。
A. 硬件
B. 关中断指令
C. 开中断指令
D. 软件
【答案】B
10.下列关于USB 总线特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可实现外设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
B. 可通过级联方式连接多台外设
C. 是一种通信总线,可连接不同外设
D. 同时可传输2位数据,数据传输率高
【答案】D 。
【解析】USB 总线即通用串行总线,它的特点有:(1)即插即用;(2)热插拔;(3)有很强的链接能力能将所有外设链接起来,且不损失带宽;(4)有很好的可扩展性;(5)高速传输,速度可达480Mbps 。所有A ,B , C 都符合USB 总线的特点。对于选项D ,USB 是串行总线,不能同时传输两位数据,所以答案为D 。
二、简答题
11.“计算机应用”与“应用计算机”在概念上等价吗? 用学科角度和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来说明你的观点。
【答案】“计算机应用”与“应用计算机”在概念上等价不等价,原因如下:
(1)计算机应用是一个学科的名词,它包含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个领域;
(2)应用计算机,从计算机层次结构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应用者,应用的方法和目标是不同的,如CPU 的设计者是在微程序级应用计算机,目的是为后面的应用者提供功能强大的指令系统;而操作系统的设计者是在汇编语言级应用计算机,目的是扩展硬件功能,为后面的应用者提供良好的操作环境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