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31计算机网络技术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综合题
1. 在IPV4首部中有一个“协议”字段,但在IPV6的固定首部中却没有,这是为什么?
【答案】IPV4中的协议字段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运输层数据是使用何种协议,以便目的主机的IP 层知道将此数据提交给哪个进程,而在IP 数据报传送的路径上的所有路由器都不需要知道这一信息。实际上,在IPV6使用“下一个首部”字段实现了IPV4中的“协议”字段的功能。当IPV6数据报没有扩展首部时,下一个首部字段的作用和IPV4的协议字段一样,它的值指出了基本首部
6或17分别表示应交付给TCP 或UDP )后面的数据应交付给IP 上面的哪一个高层协议(例如:。
当出现扩展首部时,下一个首部字段的值就标识后面第一个扩展首部的类型。
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案】分组交换是报文交换的一种改进,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最后,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恢复成为原来的报文。
分组交换的优点有高效、迅速、可靠。
分组交换的缺点是分组在各节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3.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
【答案】根据公式
又由题意可知:
则有:
所以,可以获得80000比特/秒的数据率。
4. 当使用鼠标点击一个万维网文档时,若该文档除了有文本外,还有一个本地.gif 图像和两个远地.gif 图像。试问:需要使用哪个应用程序,以及需要建立几次UDP 连接和几次TCP 连接?
【答案】需要使用支持HTTP 协议的应用程序;
若使用HTTP/1.0,则需要建立0次UDP 连接和4次TCP 连接;
若使用HTTP/1.1,则需要建立0次UDP 连接和1次TCP 连接。
5. 在因特网中将IP 数据报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即数据报片通过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
【答案】前一种方法对于所传数据报来讲仅需要进行一次分段一次组装,用于分段和组装的
开销相对较小。但主机若在最终组装时发现分组丢失,则整个数据报要重新传输,时间开销很大。
后一种方法分段和组装的次数要由各个网络所允许的最大数据报长度来决定,分段和组装的开销相对较大。但若通过一个网络后组装时发现分段丢失,可以及时地重传数据报,时间开销较前者小,同时可靠性提高。但是并非所有的数据报片都经过同样的路由器,在每一个中间路由器进行组装时可能总会缺少几个数据报片。另外,组装后的分组可能在进入后面网络时分片,这样增加了路由器处理的开销。
6.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答案】数据:运送消息的实体;
信号: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码元: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称为码元;单工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又称双向交替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或接收传输;
全双工通信:又称双向同时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串行传输:逐个比特按照时间顺序传输;
并行传输:多个比特同时传输。
7. PPP 协议的工作状态有哪几种?当用户要使用PPP 协议和ISP 建立连接进行通信需要建立哪几种连接?每一种连接解决什么问题?
【答案】(l )PPP 协议的工作状态有:链路静止状态,链路建立状态,鉴别状态,网络层协议状态,链路打开状态和链路终止状态;
(2)使用PPP 协议和ISP 需建立的连接:链路静止、链路建立、鉴别、网络层协议、链路打开;
(3)链路静止时,在用户PC 和ISP 的路由器之间并不存在物理层的连接。
链路建立时,目的是建立链路层的LCP 连接。鉴别时,只允许传送LCP 协议的分组、鉴别
协议的分组以及监测链路质量的分组。网络层协议时,PPP 链路两端的网络控制协议NCP 根据网络层的不同协议互相交换网络层特定的网络控制分组。链路打开时,链路的两个PPP 端点可以彼此向对方发送分组。
8. 为什么某站点在发送第一帧之前,若检测到信道空闲就可在等待时间DIFS 后立即发送出去,但在收到对第一帧的确认后并打算发送下一帧时,就必须执行退避算法?
【答案】由于在接收到第一帧的确认帧后,信道忙状态也就结束了。在经历帧间间隔之后,就是争用窗口,表示在这段时间内有可能出现各个站点争用信道的情况,那么高优先级的帧就有可能被发送,若不采用退避算法,则两帧就会发生碰撞。与此同时,CSMA/CA并不采用碰撞检测,一旦发送,就会完全发送该帧,不会折回,这就大大降低了网络的传输效率。因此,必须执行退避算法避兔碰撞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