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骨外科学基础知识题库>医学伦理学题库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某男患者,65岁。患胃癌四年,晚期,已失去手术治疗价值,生命垂危。家属再三恳求医生,希望能满足病人心理上的渴求,收他入院。医生出于"人道",将他破格地收入院。究竟该不该收治这个病人按医院的职能和任务要求,下列哪点是不对的()。

A . A.医院担负治病救人的任务,应该收治这个病人
B . 医院治病救人对所有病人都应一视同仁
C . 治愈率、床位周转率是考核医院效益的指标,因而不能收治晚期癌症病人
D . 病人家属已同意支持医药费,对医院经济管理无影响
E . 在医院内,病人有安全感,心理状态好

某中学生,15岁。经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给以常规治疗,症状无缓解。医生告诉家长,此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医院正在尝试使用一种疗效不肯定、有一定风险的药物。其家长表示愿意做这种试验性治疗。但没有履行书面承诺手续。治疗二天后,病人病重,抢救无效,死亡。此后,家属否认曾同意这种治疗方案,称是"拿病人做试验",要追究医生责任,于是造成医疗纠纷。病人家属称本案是"拿病人作试验"并告上法庭,理由如下,但其真实的思想是()。 A.家长没有书面承诺,说明对该方案有保留意见。 抢救不够及时,拖延了时间。 家长没签字,医生必须承担患儿死亡的责任。 要求减免住院费用。 医生所做的试验缺乏临床数据积累。 患者,男,50岁,患高血压病5年,间断服降压药,血压波动在160/100mmHg~140/90mmHg,患者未予重视,头晕、头痛明显就服药,症状消失就停药,20年吸烟史,身体肥胖多年。近3天工作过度劳累,1天来剧烈头痛、头晕,恶心未呕,测BP200/120mmHg,家人速将患者送急诊。经入院检查医生仍确诊为高血压病,治疗5天症状消失,血压恢复至140/90mmHg。患者出院前,护士长向其作健康教育,其内容下列哪项不正确()。 A.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以减轻体重。 进行运动,运动量适中;心理平衡。 坚持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停药。 学会观察血压变化,定期测血压,有变化门诊就医。 可用过热水洗澡有助扩张血管。 某中学生,15岁。经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给以常规治疗,症状无缓解。医生告诉家长,此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医院正在尝试使用一种疗效不肯定、有一定风险的药物。其家长表示愿意做这种试验性治疗。但没有履行书面承诺手续。治疗二天后,病人病重,抢救无效,死亡。此后,家属否认曾同意这种治疗方案,称是"拿病人做试验",要追究医生责任,于是造成医疗纠纷。就本案分析,医生做出选择的伦理依据是()。 A.研究目的是正确的。 符合知情同意的原则。 符合受试者利益的原则。 治疗期间,医生是积极负责的。 以上各点都符合临床医学研究原则,没有错误。 某男患者,65岁。患胃癌四年,晚期,已失去手术治疗价值,生命垂危。家属再三恳求医生,希望能满足病人心理上的渴求,收他入院。医生出于"人道",将他破格地收入院。究竟该不该收治这个病人从病人的权利分析,应该收治的理由是()。 A.解除疾病痛苦是病人的基本需要。 病人有权享有必要的、合理的、基本的诊治护理权利。 人类的生存权利是平等的,因而医疗保健的享有权也是平等的。 对待各种疾病的患者,应一视同仁。 以上都是。 患者,男,70岁,高血压病20年,平日血压140/90mmHg,糖尿病10年,1周来发生心前区疼痛,闷胀痛多持续1~2分钟,经休息可缓解,1天来心前区痛持续6小时不缓解,精神烦躁,恶心呕吐一次,故急送医院。测BP130/90mmHg,心电图示: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Q波,心肌酶升高,医生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即刻给予吗啡止痛,胸痛逐渐减轻。心电监护可见早搏,每分钟4~5个,BP130/90mmHg。急诊护士经评估后,找出目前危害患者生命的护理诊断是()。 A.疼痛。 潜在并发症:室颤。 恐惧。 气体交换受损。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 某男患者,65岁。患胃癌四年,晚期,已失去手术治疗价值,生命垂危。家属再三恳求医生,希望能满足病人心理上的渴求,收他入院。医生出于"人道",将他破格地收入院。究竟该不该收治这个病人按医院的职能和任务要求,下列哪点是不对的()。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