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星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808音乐基础理论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大同乐会

【答案】由郑勤文发起的,成立于1920年,宗旨为“本会专门研究中西音乐、筹备演作大同音乐,促进世界文化运动”。培养了许多民乐人才,该会还从事我国古代雅乐器的仿制,进行演奏和民乐合奏的试验,如提出了拥有吹拉弹击等乐器组成的新型民乐队的编制外设想,改编了《春江花月夜》、《将军令》《妆台秋思》等民乐合奏曲。并对部分民族乐器进行了改革试验。

2. 黄自

【答案】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沙川(今上海市人),我国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年入清华学校,1921年开始学习钢琴,1922年开始学习和声,1924年赴美国留学,入欧伯林大学学心理学,1926年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和钢琴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继续学习音乐。1929年创作交响序曲《怀旧》并获学士学位并回国1930年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 其创作的题材,体裁丰富多样。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家。

3. 国乐改进社

【答案】国乐改进社是1927年由刘天华、郑颖荪等35人发起成立于北京的民族音乐社团,以改进国乐并谋其普及为宗旨,提出了“借助西乐研究国乐”,“以期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的宏伟目标。该社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组织进行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民族乐器的改进,民族乐曲的创作以及编辑出版音乐刊物。该社举办过多次以民族乐器为主的专场演出,出版了10期《音乐杂志》,是我国近代有重要影响的国乐社团。1932年刘天华去世后停止活动。

4. 青主

【答案】青主是音乐美学家、作曲家。青主撰写的音乐美学专著《乐话》和《音乐通论》,是我国近代较早的具有较为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论著。他创作有中国最早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出版了《清歌集》,并与夫人华丽丝合作了歌集《音境》,是我国近代音乐美学的开拓者、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驱人物之一。

5. 沈心工

【答案】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897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年东渡日本进东

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仟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仟该校校长。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 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品和。《学校唱歌集》等. 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1947年病逝于上海。

6. 麦新

【答案】麦新是词曲作家,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出色的活动家、编辑、优秀的词曲作者和理论研究下作者。其代表作有战斗性的群众歌曲《游击队歌》、《行军》等,反映了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对口本帝国主义的愤恨; 儿童歌曲《马儿真正好》、《儿童哨》等,通过明快的旋律、活泼的节奏,刻画出儿童天真、乐观、朝气蓬勃的形象,表达了他们热爱祖国的纯洁感情; 吕骥的《保卫马德里》、冼星海的《只怕不抵抗》等歌曲是为他的词作谱写的,观点鲜明清晰,文字简洁易解,形象生动有力。他还发表多篇关于音乐创作、音乐运动、音乐批评等方面的文章,如《略论聂耳的群众歌曲》、《关于创作儿童歌曲》等。

二、选择题

7. 具有全国影响的抗战歌曲刊物《战歌》是由( )自费主编的。

A. 贺绿汀

B. 黄自

C. 刘雪庵

D. 丁善德

【答案】C

【解析】抗战爆发后,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刘雪庵主持中国作曲者协会的日常工作,还自己掏钱办起了《战歌周刊》,后改名为《战歌》,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具有广泛影响的抗战音乐刊物。《战歌》自1937年10月创刊至1940年4月终刊的两年半时间,先后在上海、武汉、重庆等地出版了18期,对救亡歌咏运动的蓬勃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8. 下列哪种观点属于“全盘西化”倾向的音乐思想( )。

A. 你要知道什么是音乐,你还是要向西方乞灵。

B. 学西洋好的音乐方法,而利用这方法来研究和整理我国的旧乐与民谣。

C. 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合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

D. 不当图习外风,以移易国性,况古谱亦未必完全无考也。

【答案】A

【解析】中国近代的音乐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流派:“全盘西化”、“国粹主义”和“中西融合”。“全盘西化”倾向的音乐思想认为中国传统音乐无论从器物层面还是从观念层面,都被认为己不适于时代的发展需要,因而必须加以抛弃,取而代之的便是全面输入西方音乐。BC 两项是“中西融合”的思想观点。D 项,是“国粹主义”支持的主张。

9. 流行于陕北等地的“信天游”属于民歌中的( )类。

A. 小调

B. 号子

C. 山歌

D. 长调

【答案】C

【解析】“信天游”属于中国民歌中山歌类的一种又叫“顺天游”、“小曲子”,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

10.青主是我国现代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驱人物之一,其作品大部分收入《音境》和( )。

A. 《新诗歌集》

B. 《今乐初集》

C. 《清歌集》

D. 《抒情歌曲集》

【答案】C

【解析】青主的歌曲收录于《清歌集》(1929出版)和《音境》(与华丽丝合作,193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两本歌集之中,共26首(青主自己创作的有19首)。其中有《大江东去》(宋·苏轼词)、《我住长江头》(宋·李之仪词)、《红满枝》(南唐·冯延己词)等为古诗词谱曲的名篇。

11.( )是“黎派”流行音乐的重要传人,他的代表作有《夜来香》、《五月的风》等。

A. 贺绿汀

B. 陈歌辛

C. 许如辉

D. 黎锦光

【答案】D

【解析】黎锦光加入黎锦晖任团长的中华歌舞团,成为“黎派”歌曲最重要的传人。1939年,任百代唱片公司音乐编辑,为上海各电影公司作曲。黎锦光写曲,速度快,质量高,《夜来香》、《香格里拉》、《拷红》、《采摈榔》、《五月的风》、《叮泞》、《慈母心》、《疯狂世界》、《星心相印》、《相见不恨晚》等数百首流行歌曲皆为其作品。

12.吕骥所撰写的( )是我国40年代中国民间音乐研究的重要理论文献。

A. 《中国音乐史纲》

B.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

C. 《国乐概论》

D. 《新音乐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