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大学经济学院811西方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狭义的货币供给与广义的货币供给
【答案】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一般用M 1表示; 在狭义的货币供给基础上加上定期存款,则得到广义的货币供给,一般用M 2表示; 在M 2上再加上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便是意义更为广泛的货币供给M 3。
2. 累进税
【答案】累进税是税率随征税客体总量增加而递增的一种税,即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课税对象数额越小,税率越低。例如,假定收入高的纳税人为甲,收入低的纳税人为乙。甲缴纳的税收为t 1,收入为s 1; 乙缴纳的税收为t 2,收入为s 2。当t 1/s1>t2/s2时,则称这种税是累进税。
3.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答案】(1)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PC )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因此,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作为二个基本心理规律之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被凯恩斯用来分析造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原因。
(2)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ing, MPS )指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即。一般而言,边际储蓄倾向也在0和1之间波动。
(3)因为全部新增收入要么用来消费,要么用来储蓄,所以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和恒为1,即MPC+MPS=1。
4. 财政政策
【答案】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则政政策利用变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的需求水平,使总需求
和总供给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
从其内容上看,则政政策包括则政收入政策和则政支出政策。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率,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从对经济发生作用的结果上看,则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前者是指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扩人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后者则包括提高税率、减少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
二、简答题
5. 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预测在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下,对下面的每一种冲击作出反应时,总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会发生什么变动:
(1)消费者对未来信心的减少导致消费者支出减少而储蓄增多。
(2)丰田公司引进新型生产线使一些消费者对外国汽车的偏好大于国产汽车。
(3)引进自动取款机减少了货币需求。
【答案】下面三个式子描述了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
另外,假定短期内国内外价格水平都不变,这意味着名义汇率e 等价于实际汇率ε。
(1)①在浮动汇率下,如果消费减少,储蓄增多,那么IS*曲线向左移动,如图所示。货币供给没有调整,LM*曲线不改变,则均衡汇率下降,货币贬值,贸易余额增加并且增加量等于消
费的减少量,因此总收入不变。所以,在新的均衡点B ,总收入不变,汇率下降,贸易余额增加。
图 浮动汇率下IS*曲线内移
②在固定汇率下,IS*曲线向左移动,为了维持汇率不变,LM*曲线也将向左移动,如图所示,导致总收入下降,汇率不变,贸易余额不变。从深层来说,支出的减少给利率造成下降的压力,因此,汇率也会有下降的压力。因为是固定汇率制,所以中央银行会用外币买进那些投资者希望兑换的货币,结果汇率小变,贸易余额不变。因为没有什么因素可以抵消消费的下降,所以总收入也下降了。
图 固定汇率下IS*曲线内移
(2)如果一些消费者更喜欢丰田而不是福特和克莱斯勒的车,那么美国进口数量增加,净出口曲线向左移动,如图所示。这会导致在任一给定汇率水平下,净出口下降。
图 净出口曲线内移
①净出口减少,使IS*曲线向左移动,如图所示。在浮动汇率下,LM*曲线不会改变,因此,
总收入不变,而均衡汇率下降。因为NX=S-I,而S 和I 都没有改变,所以贸易余额也没有改变。、
图 浮动汇率下IS*曲线内移
②如图所示,在固定汇率下,IS*曲线左移给汇率造成下降的压力。为维持汇率不变,中央银
行将买进本币出售外币,乙几夕·曲线将左移,那么总收入将减少,均衡汇率不变,贸易余额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