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1岁,19年前因多饮、多食、多尿,诊断为“糖尿病”。近2年夜尿量增多,血糖也较高,接受胰岛素治疗,每日28U。近1周因装修新房,进餐不规则,上午注射胰岛素后1h突然感觉全身乏力、心悸、多汗,并出现昏迷,来院急诊。体检:T37.2℃,P116次/min,R22次/min。BP205/105mmHg,昏迷。实验室检查:血糖1.7mmol/L,尿糖(-),血酮0.9mmol/L,尿酮(-),血pH7.35。糖尿病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A.极度肥胖。 长期大量摄糖。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胰岛素分泌不足。 老年。 遗传。 生活不规律。 小儿。
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的顺序正确的是()。 血管舒缩神经纤维→触觉消失→痛觉消失→温觉消失→本体感觉消失→压力感觉消失→运动麻痹。 血管舒缩神经纤维→温觉消失→痛觉消失→触觉消失→运动麻痹→压力感觉消失→本体感觉消失。 血管舒缩神经纤维→痛觉消失→温觉消失→触觉消失→压力感觉消失→运动麻痹→本体感觉消失。 血管舒缩神经纤维→温觉消失→本体感觉消失→痛觉消失→运动麻痹→压力感觉消失→触觉消失。 血管舒缩神经纤维→温觉消失→痛觉消失→压力感觉消失→运动麻痹→触觉消失→本体感觉消失。
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Ⅷ)的主要区别是() 发病年龄。 记忆障碍。 起病急缓,病程是否呈动态性。 情感变化。 脑影像学改变。
由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成分提供接触表面从而启动补体的激活途径是() 经典途径。 替代途径。 MBL途径。 终末途径。 唯一途径。
患者男,76岁,已婚,退休。近半年来经常讲家中东西少了,被保姆和邻居偷窃了。常常半夜起来检查窗户、门锁是否已经关好,影响家人休息。怀疑妻子行为不轨,有外遇,经常打电话给子女告状,甚至与妻子争吵。心情不好。该患者的症状是() A.记忆障碍。 被害妄想。 强迫症状。 冲动。 睡眠障碍。
引起休克的病因虽然不同,但各类休克的共同点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