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2002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华中科技大学2002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

适用专业:国民经济学

(除画图题外,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及草稿纸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计15分)

1. 商品经济

2. 银行信用

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 市场规则

5. 资产重组

二、简答题(每题7分,计42分)

1. 怎样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出发,理解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

2. 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有何联系与区别?

3. 简述资本主义国有制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性质和作用。

4. 战后资本国际化表现出哪些新特点?

5. 我国为什么必须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论述题(43分)

1. 试述社会再生产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3分)

2. 试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

答案部分

华中科技大学2002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

适用专业:国民经济学

(除画图题外,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及草稿纸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计15分)

1.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的。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的出现及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简单商品经济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中,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它存在于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附属于居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由简单商品经济发展为社会化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意味着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

2.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指以存款、放款等业务形式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银行信用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和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和社会上的闲置货币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的企业。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银行信用的实质是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而不是在职能资本之间的信用关系。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本集中起来,形成巨额借贷资本,因此,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