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大学文学院824综合考试(含文史基础知识和政论写作)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韩孟诗派
【答案】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以及贾岛、卢全、马异、刘叉等人。这个诗派创作的特点是通过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来揭示社会的弊病,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诗风尚奇求险,韩愈奇而雄,孟郊奇而古,贾岛奇而清,卢仝奇而怪。他们具有独特的审美品味,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搞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由于受韩愈占文运动“陈言务去”的影响,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注重苦吟和锤炼功夫,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
2. 饮冰室诗话
【答案】《饮冰室诗话》是近代诗话著作,梁启超著。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日本,《饮冰室诗话》即连载于他创办的《新丛民报》,后编订成书。《饮冰室诗话》论诗,首重“新意境”。著者从改良主义立场出发,非常厌恶“中国结习,薄今爱古”,“最倾倒”黄遵宪“意境无一袭前贤”,热烈赞扬他“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并在书中采摘黄遵宪许多名篇名句。《饮冰室诗话》既总结了“诗界革命”,又进一步推动了“诗界革命”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3. 新乐府运动
【答案】新乐府运动是指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倡导发起的诗歌革新运动。他们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 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
4. 汉赋
【答案】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仿《楚辞》的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悠肆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
新文体,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 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 二是描写帝王游猎; 三是叙述旅行经历; 四是抒发不遇之情; 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最能彰显汉代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司马相如《子虚赋》、扬雄《羽猎赋》、班固《两都赋》等。
5. 话本小说
【答案】话本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流行于宋元时期,又称宋元话本。当时,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人口的剧增,通俗的民间文学在宋代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话本小说是宋代民间文学的代表。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四家中小说、讲史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 后者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6. 乐府诗
【答案】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两汉时期,朝廷乐府机关会采撷、演唱一些新兴的俗乐歌辞,这些歌辞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出于民间。乐府民歌是汉代音乐机构从民间采集的“俗乐”,大都是劳动人民或下层士人的作品,是乐府诗中的精华。乐府民歌真实地反映了汉代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和人民的感情,其主要艺术特色是以叙事为主、诗体多样、语言朴实生动,代表了汉代诗歌的主要成就。魏晋以后的文人,或大力模拟乐府诗,如西晋陆机等; 或沿用古乐府旧题而写新诗,如李白、杜甫等; 或自创新题,咏写时事,如元白诗派等。
7. 《左传》
【答案】《左传》是一部成书于战国初期的编年体史书,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本书全面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本书的作者直书无隐,褒贬分明。本书因其记事记言,追载附载、夹叙夹议而体例完备。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8. “南洪北孔”
【答案】“南洪比孔”是指清初著名历史剧作家洪昇和孔尚任二人。清代初年,剧坛出现了洪昇和孔尚任两位著名的剧作家。洪昇(南方浙江钱塘人)创作的剧作《长生殿》和孔尚任(北方山东曲阜人)创作的《桃花扇》是两部结构宏大的历史剧,被誉为清代传奇南北高峰,在当时影响颇大。《长生殿》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而《桃花扇》写的是文人侯方域和
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孔尚任和洪昇因此也被世人并称为“南洪北孔”。
二、简答题
9. 举例说明《韩非子》寓言的特点。
【答案】《韩非子》作为先秦说理散文代表著作之一,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丰富的寓言故事成为说理散文的闪光点,它也是先秦诸子寓言故事之大成。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1)寓言故事的独立性:寓言真正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寓言在《战国策》《孟子》等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只是偶一用之,在《庄子》中虽连篇累犊,但都为阐明一个中心思想,寓言仍只是议论说理文的一部分,充当说理论辩的一种手段或叙事的一部分,而非独立的文学体裁。到了韩非,才开始有意识地系统收集、整理、创作寓言,并将它们分门别类,辑为各种形式的寓言故事集。如《内外储说》《说林上下》即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寓言故事集。韩非寓言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细节丰富,显示出高超的文学技巧。
(2)寓言故事的现实性:题材植根于现实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有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也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韩非的寓言形象化地体现了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他让历史人物说话,改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使之反映自己的思想观点。题材的平实,使韩非寓言不像庄子寓言那样恢诡橘怪,但韩非寓言在艺术上并不平淡,而是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3)“寓言群”形式的创立
例如,《内储说上》的论述中心是“七术”,为此韩非用了四十九个寓言故事来晓喻“七术”的内容。《内储说下》的中心是“六微”,也用了五十个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集的出现,说明寓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己开始脱离散文母体,取得了独立存在的形式。韩非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他收集、整理和创作寓言是为宣传他的法制思想服务的,体现了其法家的思想。在《外储说》四篇中,使用寓言一百一十多个,从二十个方面宣扬了封建专制的法制和权术,成为中外寓言史上罕见的奇迹。
(4)寓言故事的思想性:其表现出的哲学智慧是韩非寓言思想深度的反映
寓言故事是设喻说理的寄托平台。韩非的寓言常蕴含着深刻明切的哲理,他可以从常见的生活现象来推演出重大的道理。成语“自相矛盾”出自寓言“鬻矛与盾”,是韩非矛盾学说的寓言体现。韩非对于逻辑性有着严密的要求,虽然韩非的主观意图是说明法治与礼治的根本对立,着意批判儒家宣扬的礼治思想,为法治战胜礼治制造理论根据,但它确实客观地揭示了当时儒法两种思想根本对立的现实。
(5)体现出朴素辩证法思想
尽管《韩非子》中有过分强调对立、斗争绝对化的倾向,但对矛盾的转化条件,也作了辩证的解释。他还以水火为例,说明矛盾转化的条件性。水本来是能够克火的,但若把水盛在锅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