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相对收入

【答案】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是由杜森贝利提出的,消费者的消费并不是完全由收入决定,它会受到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棘轮效应)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示范效应)的影响,所以是相对决定的。其要点包括:①从长期来看,消费与收入维持在一固定比率上,平均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是稳定的。但短期消费函数则为有正截距的函数; ②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容易随收入提高而增加,但不易随收入降低而减少,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即消费者决定当期消费时,不能摆脱过去的消费习惯,使当期消费决定于当期收入及过去的消费支出水平:③根据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周围人群消费水准的影响。因而短期消费函数随社会平均收入提高而整体向上移动。

2. 货币政策

【答案】货币政策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例如,在经济萧条时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率,刺激私人投资,进而刺激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增加。反之,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可通过紧缩货币供给量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减少些或增长慢一些。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3. 附加预期的总供给函数

【答案】附加预期的总供给函数又称卢卡斯总供给函数,是指加入预期价格后表示产出与价格变动关系的总供给函数,用公式一般表示为:

式中,y 为总产出,P 为价格水平,y*为经济的潜在产量,参数,为预期价格。

附加预期的总供给函数表明,经济的总产出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上升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预期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偏离会导致实际产出与经济正常产出的偏离,如果价格水平等于人们的预期值,则总供给等于自然率的产出水平。否则,随着现实价格水平超出预期的价格水平,产出增加到自然率水平之上。

4. 资本深化与资本广化

【答案】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式中,为新增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本数量和资本折旧,称为资本广化(即意味着为每一个新生的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存量); △k 为人均资本的增加,称为资本深化(即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因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又可表述为: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一资本广化 当时,△k=0,此时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人均储蓄恰好等于资本广化的需要。因此,要实现稳态,则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即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稳态的条件是:

5. 总需求曲线

【答案】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如图所示。

图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原因是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引起利率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利率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 另一方面,价格水平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劳动工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从而使人们消费需求下降,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提高也会使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这两方面都会使得总需求减少,于是总需求与价格反方向变化,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总需求曲线斜率反映的是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变动多少。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仅仅价格变动,则国民收入沿着总需求曲线变动; 当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变动时,需求曲线会发生平移。

6.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答案】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其典型的特征是存在着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为:

其中,π为预期通货膨胀率,整理得

期通货膨胀率时,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状态。

e 。可见,当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预

二、计算题

7. 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 贸

,试计算:(1)储蓄; (2)投资; (3)政府支出。 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

【答案】(1)用S 代表储蓄,用Y D 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S=YD -C=4100-3800=300(亿元)。

S g ·S r 分别代表私人部门、(2)用I 代表投资,用S P 、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S g =T-G=BS,

在这里T 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 代表政府支出,BS 代表预算盈余,本题中,S g =BS=-200(亿元)。

S g 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即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减去出口,在本题中为100,因此(亿元)。

(3)从GDP=C+I+G+(X-M )中可知,政府支出G=5000-3800-200+100=1100(亿元)。

8. 设.A 国某年国民收入经济数据如下:(单位:亿美元)

个人租金收入31.8

折旧287.3

雇员报酬1596.3

个人消费支出1672.8

营业税和国内货物税212.3

企业转移支付10.5

国内私人总投资额395.3

产品和劳务出口339.8

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534.7

产品和劳务进口316.5

净利息179.8

财产所有者的收入130.6

公司利润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