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大学协同创新研究中心917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专业硕士]之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操作系统的
A. 用户级
B. 用户级
C. 用户级
D. 用户级
【答案】A 。
【解析】对于一次设备的调用, 操作系统为用户准备了系统调用的接口, 当用户使用设备时, 首先在用户程序中发起一次系统调用, 操作系统的设备无关层软件接到该调用请求后调用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根据调用格式和形参, 再转到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去处理; 大部分设备在运行时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设备驱动程序会以中断方式驱动设备, 即设置好控制寄存器参数和中断向量等参数后阻塞自己; 当设备准备好或所需数据到达后设备硬件发出中断, 设备驱动程序唤醒, 将数据按上述调用顺序逆向回传到用户程序中, 或继续驱动设备执行下一条指令。因此,
为四个层次:用户层、与设备无关的软件层、设备驱动程序以及中断处理程序。
2. 线性表是具有n 个( )的有限序列(n>0) 。
A. 表元素
B. 字符
C. 数据元素
D. 数据项
E. 信息项
【答案】C
【解析】一个线性表是n 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至于每个数据元素的具体含义,在不同的情况下各不相同。
3. 有n(n>0) 个分支结点的满二叉树的深度是( )。
A.n 2﹣l
B.log 2(n+1) +1
C.log 2(n+1)
第 2 页,共 65 页 子系统通常由四个层次组成, 每一层明确定义了与邻近层次的接口。其合理软件、设备无关软件、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软件、设备无关软件、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 软件、设备驱动程序、设备无关软件、中断处理程序 软件、中断处理程序、设备无关软件、设备驱动程序 的层次组织排列顺序是( )。 软件从上到下分
D.log 2(n—1)
【答案】C
【解析】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分支的结点总数+非分支的结点总数。由于此树为满二叉树,
所以非分支的结点总数为1,所以满二叉树共有n +1个结点,所以满二叉树的深度为log 2 (n+1) 。
4. 在OSI 参考模型中, 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
A. 应用层
B. 表示层
C. 传输层
D. 网络层
【答案】C
【解析】OSI 参考模型中, 下层直接为上层提供服务, 而会话层的下层为传输层。
5. 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一个元素与已排序序列中的元素依次进行比较,然后将其放在已排序序列的合适位置,该排序方法称为( )排序法。
A. 插入
B. 选择
C. 希尔
D. 二路归并
【答案】A
【解析】解此题需要熟知各种排序方法的基本思想。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假设待排序的记
录存放在数组中,排序过程的某一中间时刻,R
被划分成两个子区间
插入到有序区中适当的位置上。使和,其中:前一个子区间是已排好序的有序区,后一个子区间则是当前未排序的部分,不妨称其为无序区。将当前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变为新的有序区。这种方法通常称为增量法,因为它每次使有序区增加1个记录。
6. 某文件占10个磁盘块, 现要把该文件磁盘块逐个读入主存缓冲区, 并送用户区进行分析。假设一个缓冲区与一个磁盘块大小相同,
把一个磁盘块读人缓冲区的时间为
送到用户区的时间是, CPU
对一块数据进行分析的时间为
下, 读人并分析完该文件的时间分别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这是一个简单的缓冲区的问题。由于缓冲区的访问是互斥的, 所以对单一缓冲区, 从磁盘写入和读出到用户区的操作必须串行执行, 也就是要保证互斥操作。而CPU 对数据的分析与从用户区读数据也是需要互斥操作, 但是CPU 分析与从磁盘写入缓冲区的操作可以并行。从本题
第 3 页,共 65 页 , 将缓冲区的数据传
。在单缓冲区和双缓冲区结构
看, 由于分析所用的时间小于从磁盘写入缓冲区的时间, 因此, CPU 会空闲。
单缓冲区的总时间=(磁盘写入缓冲区时间+缓冲区读出时间)
间=(100+50)X10+50=1550ns。
当采用双缓冲区时, 每块缓冲区的操作也必须满足互斥操作, 但是, 对两块缓冲区的操作却可以并行, 所以, 当第一个缓冲区写满以后, 磁盘紧接着写另一个缓冲区, 同时, 前一个已经满了的缓冲区被读出到用户区, 并立即进行CPU 的数据分析。读出操作和数据分析必须互斥进行, 故从时间上看, 当数据被读出并分析后, 恰好另一个缓冲区也写满了, 可以立即进行读出数据到用户区并进行数据分析。两块缓冲区交替进行读写, 直到数据分析完毕, 因此,
总时间=(磁盘写入缓冲区时间)X10+读出最后一块数据时间+CPU
分析最后一块数据时间
。
7. 为解决计算机主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 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 ).
A. 找
B. 队列
C. 树
D. 图
【答案】B
【解析】这类问题一般都先分析题目中的数据具有什么操作特性或是结构特性比如“先进后“先进先出”等再判断其逻辑结构. 栈和队列是操作受限的线性表,出”、栈具有先进后出的特性而队列具有先进先出的特性. 由于本题中先进入打印数据缓冲区的文件先被打印,因此打印数据缓冲区具有先进先出性,则它的逻辑结构应该是队列.
8. 在一个文件被用户进程首次打开的过程中, 操作系统需做的是( )
A. 将文件内容读到内存中
B. 将文件控制块读到内存中
C. 修改文件控制块中的读写权限
D. 将文件的数据缓冲区首指针返回给用户进程
【答案】B
【解析】概念
9. 由3个“1”和5个“0”组成的8位二进制补码, 能表示的最小整数是( )。
A.-126
B.-125
C.-32
D.-3
第 4 页,共 65 页 处理最后一块数据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