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848材料科学基础之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在扩散系数的热力学关系中,
果使溶质_____。
【答案】浓度趋于均匀化;发生偏聚
2. 图(a )、(b )为立方晶系的晶格本意图,在图(a )中,AHED 为_____晶面,AHFC 为_____
晶面,BHF 为_____晶面;在图(b )中,KLF 为_____晶面,FIJ 为_____晶面,0B 为_____晶面。
称为扩散系数的热力学因子。在非理想混合体系中:当扩散系数的热力学因子>0时,扩散结果使溶质_____;当扩散系数的热力学因子<0时,扩散结
图 【答案】
3. 空间群为Fm3m 的晶体结构属于_____晶族,_____晶系。
【答案】尚级;兑方
4. _____器件是应用了材料在较高温度下具有较多的电子进入导带这一现象。
【答案】热敏电阻
5. 晶体具有_____ 、_____ 、_____和_____等基本性质。
【答案】对称性;结晶均一性;各向异性;自限性(或最小内能性)
6. 通常把晶体的界面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类。
【答案】晶界;相界;表面
二、简答题
7. 扩散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答案】(1)扩散机制主要由空位机制、间隙机制、换位机制。
(2)凡是与化学位有关的因素,均对扩散有影响:①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原子扩散系数越大;②扩散组元的影响。组元特性:固溶体中组元尺寸相差越大,扩散系数越大;组元间亲和力越大,扩散系数越小;组元熔点越高,扩散系数越小。组元浓度,通过扩散激活能和扩散常数影响扩散系数。第三组元,其影响比较复杂;③晶体结构的影响,体现在:密堆结构的扩散比非密堆结构中慢;间隙式扩散较置换式扩散快;各向异性时,沿原子密排的方向扩散慢,非密排的方向扩散快;④短路扩散。表面扩散系数远大于晶界扩散系数,两者又远大于体扩散系数。
8. 请分析影响回复和再结晶的因素各有哪些,以及影响因素的异同,并请分析其原因。
【答案】分析如表所示。
影响回复和再结晶的因素及其原因
9. 图为两组销铜合金的时效强化曲线;讨论成分变化及时效温度对力学性能(这里是硬度值)的影响,分析可能的原因。
图
【答案】(1)成分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随铝中含铜量提高,过饱和度加大,脱溶驱动力加大,析出速度加快,硬度值増加。
(2)时效温度的影响:时效温度越高,扩散速度加快,析出加快,但过饱和度减小,脱溶驱动力也减小,GP 区或亚稳相可能不出现。
(3)原因:时效强化主要靠GP 区和
果好。
相,因两者很细小弥散,有共格或半共格界面,强化效
10.假如从试验得到如图所示的高聚物形变-温度曲线,请问它们各主要适合做什么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为什么?
图
【答案】(a )适合做塑料,由于其室温为玻璃态,玻璃化温度Tg 远高于室温;(b )适合做橡胶,由于室温为高弹态,而且高弹区很宽。
11.请绘出面心立方点阵晶胞,并在晶胞中绘出(110)晶面;再以(110)晶面平行于纸面,绘出(110)晶面原子剖面图,并在其上标出[001]、
【答案】如图所示。
晶向。
图
12.铸锭结晶过程中,晶区通常有几个,它们各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铸锭结晶过程中,通常有以下几个晶区:
(1)表面细晶区。其形成是由于铸模的强烈冷却作用,使表面层的过冷度很大,从而在表面产生很细的晶粒。
(2)柱状晶区。表面细晶区形成后,释放的结晶潜热使铸模温度升高,造成冷却作用下降。此时,过冷度减小,形核变得困难,只有细晶区中现有的晶体向液体中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次轴垂直于型壁(散热最快的方向)的晶体才能得到优先生长。
(3)中心等轴晶区。柱状晶生长到一定程度,由于前沿液体远离型壁,散热困难,冷速变慢,而且熔液中得温差随之减小,这将阻止柱状晶的快速生长,当整个熔液温度降至熔点一下时,熔液中出现许多晶核并沿各个方向长大,就形成中心等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