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陕西科技大学文化传播学院618艺术学基础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通感
【答案】通感又称“移觉”,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它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例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又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2. 审美性
【答案】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 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3. 表演
【答案】表演是指演奏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词等直接或者借助技术设备以声音、表情、动作公开再现作品。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对角色塑造的完美化以及性格意义上的出色刻画,其大致分为:①影视表演,主要有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电影表演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摄影机前表演情节的艺术; 戏剧表演中演员在舞台上可以直接和观众交流; ②音乐表演,是指借助一定的音乐器材或音乐伴奏而进行的表演; ③舞蹈表演,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展示的视觉艺术,以有韵律的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的表演; ④时装表演,是指设计师、企业或学术团体为提出新的设计主张,引导流行色彩、流行款式,由模特儿穿着时装在舞台、灯光、音乐等条件下所作的表演,分为商业性时装表演和艺术文化性时装表演。
4. 绘画
【答案】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艺术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它在美术门类中应用最为广泛,并且居于基础地位。绘画可以由创作主体根据自己的经验,描绘出取材于社会和自然的一切可视形象。在照相术发明以前的漫长岁月里,绘画是用直观形象记录和反映现实的主要手段。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为自由的一种类型,题材极为广泛。因使用的物质材料和技法不同,分为许多品种,其中主要的是油画、水墨画、版画等。
5. 异质同构
【答案】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阿恩海姆。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觉组织活动和人的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该学说综合运用了现代科学的系统论、整体论,综合了心理实验与其他相关科学的研究成果,但其学说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对人的情感活动、审美活动的影响,有其局限性。
6. 意匠
【答案】意匠是文艺美学术语,指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时的匠心独运,或日艺术活动中创造性的构思设计。语源于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文赋》,其具体操作内涵包括:对生活素材的收集、概括、提炼,对客观物象的位置经营,对作品主题的发掘等。
7. 艺术语言
【答案】艺术语言指艺术作品中起到表情达意作用的物质表现手段或符号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呈现方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由一定物质材料或符号体系构成,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有的美学特征和艺术特征。艺术语言还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 二是审美的功能。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语言具有准确、鲜明、生动、丰富、新颖等特点。
8. 蔡元培
【答案】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蔡元培是辛亥革命后的第一任教育总长,1917-1926年期间任北大校长。他认为:“文化进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要普及美术教育。”曾发表过《以美育代宗教说》、《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等论文。寄希望于以纯粹之美育来陶冶人们的感情,把美育作为改造国民精神的手段。
9. 意境
【答案】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艺术中,意境是指艺术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意象整体达到情与景高度融会、艺术家自我与客观物象实现深刻交流而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在长期的美学探讨的基础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的意境说产生了重大影响:意境首先是“情景交融”,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对象之中,成为一种客观化的情感,即移情于景,借物抒情。意境不仅只是情与景的融合,而且也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10.解衣般礴
【答案】“解衣般礴”是指艺术家对于艺术的精神投入。“解衣般礴”出自《庄子》的一段关于绘画活动的著名论述。其形象地描绘了艺术家创作时的自由情态,借此说明,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艺术创作活动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它是要求创作者纯化自己的思维,摒除杂念,
以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一种创造劳动。“解衣般礴”论就是强调艺术创作中主体精神的作用,主张人的情感在创作活动中的无拘无束的抒发。这一理论对中国艺术创作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二、简答题
11.如何理解艺术作品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答案】再现与表现是艺术作品的内容所包含的两方面,二者往往兼容并存、有机统一。
(1)再现与表现的含义
再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表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再现艺术是以再现社会生活、再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为主; 表现艺术则以表现主观思想隋感、表现理想愿望为主。
(2)艺术作品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①艺术创作是客观现实与主观情思的统一
艺术创作离不开客观现实,也离不开主观情思,是客观现实与主观情思的统一。因此,在艺术作品中,对客观现实的再现与对主观情思的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侧重再现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 在侧重表现的艺术作品中,也不会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是存在比重的差别,各有所侧重。
②再现艺术需要艺术家主观因素的参与
再现艺术是以再现社会生活为主,它同样需要艺术家主观因素的参与,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情趣。表现艺术以表现主观思想情感为主,这并不意味着它抛弃客观现实,只是纯粹的主观表现。其思想情感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生成的,因此也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其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
12.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的范围大致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的范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主要表现为:
(1)产品设计,从家具、餐具、服装等日常生活用品到汽车、飞机、电脑等高新技术产品,都属于产品设计的范畴。
(2)环境设计,它是指人类对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和人工环境因素加以改造和组织,对物质环境进行空间设计,使之符合人的行为需要和审美需要。
(3)视觉设计,它是指人们为了传递信息利用视觉因素所进行的传达设计。视觉设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装帧设计、印刷设计、包装设计、展示陈列设计、视觉形象设计、广告设计等。
13.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的关系。
【答案】美的本质与美感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1)美的本质决定美感的本质
美感是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现实生活的美是艺术家审美认识的根源,艺术作品的美是欣赏者美感的根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