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831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就平均性能而言,目前最好的内排序方法是( )排序法。

A. 起泡

B. 希尔插入

C. 交换

D. 快速

【答案】D

【解析】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是nlogn 所需要的辅助存储为

间复杂度也是

注意仅仅表示的是一个量级,比如和的量级都为,虽然堆排序的时。之所以说,所需要的辅助存储为O(1),看似堆排序比快速排序的性能好,但是需要快排最好,是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

2. 下列关于中断方式和DMA 方式比较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 中断方式请求的是方式请求的是CPU 处理时间, DMA 方式请求的是总线使用权

B. 中断响应发生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 中断响应发生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 DMA 响应发生在一个总线事务完成后

C. 中断

送由硬件完成

D. 中断

设备

【答案】D

【解析】中断处理方式:在

与设备输入每个数据的过程中, 由于无需CPU 干预, 因而可使CPU

设备并行工作。仅当输完一个数据时, 才需CPU 花费极短的时间去做些中断处理。因此中断

设备方式适用于所有外部设备, 方式适用于所有外部设备, DMA 方式仅适用于快速外部方式下数据传送通过软件完成, 方式下数据传送通过软件完成, DMA 方式下数据传申请使用的是CPU 处理时间, 发生的时间是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之后, 数据是在软件的控制下完成传送。而DMA 方式与之不同。DMA 方式: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块, 即在CPU 与

之间, 每次传送至少一个数据块, DMA 方式每次申请的是总线的使用权, 所传送的数据是从设备直接送入内存的或者相反; 仅在传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时, 才需CPU 干预, 整块数据的传送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的。答案D 的说法不正确。

3. 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 ).

A.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B. 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

C.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D.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答案】D

【解析】时间片轮转法和先来先服务算法都是公平的方法,并未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而短进程优先考虑的是进程执行时间. 最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是最先执行响应比最高的进程(响应比=1+等待时间/估计运行时间). 该算法综合了先来先服务(FCFS)和短作业优先(SJF)算法,FCFS 只考虑每个作业的等待时间,而未考虑执行时间的长短.SJF 只考虑执行时间的长短,而未考虑等待时间的长短,HRRN 算法则同时考虑执行时间和等待时间.

4. 将森林F 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T , F 中叶结点的个数等于( )

A.T 中叶结点的个数

B.T 中度为1的结点个数

C.T 中左孩子指针为空的结点个数

D.T 中右孩子指针为空的结点个数

【答案】C

【解析】森林转化为对应的二叉树是„孩子-兄弟‟存储的, 即左孩子指针指向当前节点的孩子节点, 右孩子指针指向当前节点的兄弟节点, 所以在T 中左孩子指针为空则代表它在森林中并没有孩子即为叶结点。所以选C

5. 对n 个记录的线性表进行快速排序为减少算法的递归深度,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次分区后,先处理较短的部分

B. 每次分区后,先处理较长的部分

C. 与算法每次分区后的处理顺序无关

D. 以上三者都不对

【答案】A

【解析】令递归函数为f ,第一次进行递归函数认为递归深度为1,以后从深度为n 的递归函数f 中再调用递归函数f ,此时深度为n+1。整个f 的最大深度为递归深度。

6. 在OSI 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

A. 数据链路层

B. 传输层

C. 会话层

D. 应用层

【答案】B

【解析】题目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端到端传输,也就是端系统到端系统的传输,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传输路径上相邻结点间的数据交付,这些结点包括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数据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不能被称为端系统,因此数据链路层不满足题意. 题目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传输,会话层只是在两个应用进程之间建立会话而已,应用层只是提供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规范,都不涉及传输. 所以本题答案应该是B 项. 在OSI 模型中网络层提供的是主机到主机的通信服务.

7. 对同一待排序列分别进行折半插入排序和直接插入排序, 两者之间可能的不同之处是 ( )。

A. 排序的总趟数

B. 元素的移动次数

C. 使用辅助空间的数量

D. 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

【答案】D 。

【解析】折半插入排序所需附加存储空间和直接插入排序相同, 从时间上比较, 折半插入排序仅减少了关键字间的比较次数, 而记录的移动次数不变。折半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仍为, 所以两者之间的不同只可能是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

8. 有向带权图如下图图所示, 若采用迪杰斯特拉(Dijkstta)算法求从源点a 到其他各顶点的最短路径, 则得到的第一条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b , 第二条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c , 后续得到的其佘各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依次是( )。

图 有向带权图

A.d , e , f

B.e , d , f

C.f , d , e

D.f , e , d

【答案】C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Dijkstta 算法的思想和解题步骤。题目执行算法过程中各步的状态如下表所示。执行Dijkstta 算法过程中各步的状态表, 故后续目标顶点依次为f , d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