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必备复习题库3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符号
【答案】符号,是人类传播活动的要素。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是符号。符号在发出以后就离开传播双方而独立存在。符号在甲方代表某种含义,在乙方收到时,在乙方脑中也会代表该含义。没有这种对符号的相同理解,符号在传播中就会失去意义。对传播双方而言具有相同理解的含义,是符号最重要的特点,是符号能够发生“传通”作用的基础。符号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共同含义,才能参与传播,才能代表传播中的各种实际内容。
2. 新闻敏感
【答案】所谓新闻敏感,是指新闻传播者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迅速而敏捷地判别和捕捉生活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新闻传播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综合表现。
3. 魔弹论
【答案】“魔弹论”又称“靶子论”、“枪弹”,西方早期的新闻传播理论,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这种理论认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是主动的,而受众则是被动的。传播者把“信息子弹”发射出去,受传者必被击中,应声倒下。
4. 表达权
【答案】表达权又称表达自由,是指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以及特定行为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等。在新闻传播领域,表达权主要是指新闻媒介的表达自由和受众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对于受众而言,则进一步细化为受众在媒介上的表达权。在任何国家,受众作为公民的表达权既有保障也有限制,任何表达自由必须在法定范围内。
5. “大媒体”
【答案】通过国际高速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并由个人光电脑收传的新型传媒,被人们称为综合媒体,也称“大媒体“。这种综合媒体,将为人们提供可视电话、互动电视、图文声全功能信息服务、自选电影、远距离教学、医疗、会议、购物、金融等综合性服务。它所含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音像信息质量高。已经介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实施跨国跨文化传播,在为受众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将人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传播世界。
二、简答题
第 1 页,共 6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