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侵蚀与冻融环境下裂缝宽度对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引气混凝土,冻融循环,海水侵蚀,裂缝,粘结性能

  摘要



 

沿海寒冷地区混凝土结构受到海水侵蚀与冻融循环的综合作用,荷载等因素导致混凝土结构带有的裂缝成为氯离子浸入混凝土锈蚀钢筋的通道,进而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沿海寒冷地区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试验研究带有不同宽度初始裂缝的钢筋混凝土试件,经过300次冻融循环与100次海水浸泡交替作用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的劣化规律,填补了该方面研究的空白。

本文利用138个初始裂缝宽度为0~0.20mm的钢筋中心拔出试件,考虑了环境、钢筋类别、钢筋直径和初始裂缝宽度对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并同时探索初始裂缝的制作方法,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经历300次冻融循环和100次海水浸泡交替作用后,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大而降低;当裂缝宽度小于0.10mm时,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变化不大;当裂缝宽度大于0.10mm时,直径为10mm、14mm和18mm的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大而迅速降低,并在裂缝宽度为0.19mm时比无裂缝时分别降低27%、18%和17%。

大气环境下,初始裂缝宽度对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影响不大,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大而降低。

在大气环境下,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均为光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3倍,而初始裂缝宽度大于0.10mm时,经历300次冻融循环和100次海水浸泡交替作用后,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约为光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的2倍。


这些结论可以对寒冷沿海地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