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理论新闻传播学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5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传播超载

【答案】传播超载指的是传播同类信息过量,即传播超载,受众会感到重复、厌烦、疲劳,因为后继信息同首传信息内容上一样,己经失去了认知的意义,受众便视这些信息为“信息垃圾”,称这种重复传播的行为为“信息洪水”。

2.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答案】《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历史上第一份在中国境外出版的中文近代化报刊。它由英国传教士米怜和马礼逊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刊,出版发行达七年之久。其目的是宣传“神理’夕,主要内容是介绍基督教教义和《圣经》、以及各国情况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性文章。这些文章都是用略带文言成分的白话文写成,体裁有评论、记叙文、故事、诗歌等。在形式上,为了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形状就像一本中国线装书。在宣传策略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每月一期,免费赠阅,主要读者对象是聚居在马六甲的华人。它的创办,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

3. 理论新闻传播学

【答案】理论新闻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基础部分,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指导人们驾驭新闻传播规律,按照这些规律能动地从事新闻传播活动考察和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其主要研究内容是新闻传播活动是如何发生的,它的发展和运作有些什么规律,它同随自己互动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有哪些关系。这些内容构成了理论新闻传播学的特定研究对象和基本学术范畴。

4. 动机

【答案】动机是指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采取行动的念头。它是激励和推动人去行为以达到目的的内在原因,即活动的动因。它引导人们投身某项活动,激发某种行为,规定行为的方向。动机是基十需要而产生的。当人的需要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动机以模糊形态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这时就成为意向。意向由于需要较弱,还不足以被人意识到。随着需要的不断增强,意向转化为愿望,愿塑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就可能成为行为的动机,最终导致行为的发生。

第 1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