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内存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
【答案】(1)取指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指令流,它流向控制器;
(1)执行器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数据流,它流向运算器。
2. 数字计算机有哪些主要应用?
【答案】数字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有:科学计算、自动控制、测量和测试、信息处理、教育和卫生、家用电器、人工智能。
3. 为什么软件能够转化为硬件,硬件能够转化为软件? 实现这种转化的媒介是什么?
【答案】软件能够转化为硬件,硬件能够转化为软件原因如下:
(1)容量大、价格低、体积小、可改写的只读存储器提供了软件固化的良好物质基础。现在已经可以把许多复杂的、常用的程序制作成固件。就它的功能来说,固件是软件,但从形态来说,固件又是硬件。
(2)目前在一片硅单晶芯片上制作复杂的逻辑电路已经是实际可行的,这又为扩大指令的功能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因此,本来通过软件手段来实现的某种功能,现在可以通过硬件来直接解释执行。传统的软件部分,今后完全有可能“固化”甚至“硬化”。
(3)任何操作可以由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任何指令的执行可以由硬件完成,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
实现这种转化的媒介是软件与硬件的逻辑等价性。
4.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 它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适配器及I/O设备组成。
5. 说明软件发展的演变过程。
【答案】软件的发展演变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
(1)在早期的计算机中,人们是直接用机器语言即机器指令代码来编写程序的,这种方式编
写的程序称为手编程序;
(2)后来,为了编写程序方便和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人们使用一些约定的文字、符号和数字按规定的格式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指令,然后再用这些特殊符号表示的指令来编写程序,这就是汇编程序;
(3)为了进一步实现程序自动化和便于程序交流,使不熟悉具体计算机的人也能很方便地使用计算机,人们又创造了各种接近于数学语言的算法语言;
(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原始的操作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特别是用户直接使用大型机器并独占机器,无论是对机器的效率来说还是对方便用户来说都不适宜,于是人们又创造出操作系统;
(5)随着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情报检索及各种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发展,要求大量处理某些数据,建立和检索大量的表格。这些数据和表格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得处理更方便,检索更迅速,用户使用更方便,于是出现了数据库,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软件组成了数据库管理系统。
二、分析题
6. 如果组成寄存器的D 触发器要求节拍电位M 和节拍脉冲
用?为什么?
采用高电平符合,试说明在图的节拍电位M 和节拍脉冲的时间配合方案中,哪个方案最好?哪个方案欠佳?哪个方案不能使
图
,欠佳的方案是(c ),不能使用的方案是(a )和(b )【答案】最好的方案是(d )。这是因为
寄存器工作采用电位一脉冲相配合的体制,要使数据可靠地打入到寄存器,电位信号必须先稳定地建立,然后时钟打入信号到来时将数据打入寄存器。据此原因,方案(a )和(b )是不能使用的。方案(c )和(d )中之所以(c )欠好,是因 为一个节拍电位的前半部时间多用来进行运算器的运算,考虑到加法器的进位延迟以及传输通路中的门的延迟,所以电位信号M 的建立需要一
,有可能使寄存器没有装入真正需要的数据。 定的时间,过早地发出打入信号(即节拍脉冲)
7. 某16位机器所使用的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如下所示,该机有两个20位基值寄存器,四个16位变址寄存器,十六个16位通用寄存器。指令汇编格式中的s (源)、D (目标)都是通用寄存器,M 是主存中的一个单元。
问:(1)处理机完成哪一种操作花的时间最短?
(2)处理机完成哪一种操作花的时间最长?
(3)第②种指令的执行时间有时会等于第③种指令的执行时间吗?
(4)假设第①、②、③种指令的操作码是:
下列情况下每个十六进制指令字分别代表什么操作?
上述指令中有没有编码不对的?如果有,应如何改正才能使其成为处理机能执行的合法指令?
【答案】(1)第①种。因为是RR 型指令,不需要访问存储器。
(2)第②种。因为是RS 型指令,需要访问存储器,同时要通过变址运算或基值运算变换求得有效地址,也需要时间。
(3)小可能。因为第③种指令虽访问存储器。但小需要进行地址变换运算,所以节省了求有效地址运算的时间开销。
(4)
(a )代表LDA 指令,正确。把(13CD2) H 的内容取至第15号通用寄存器。
(b )代表MOV 指令,正确。把6号通用寄存器的内容传送至5号通用寄存器。
(c )错,改正为(28D6) H ,代表MOV 指令。
(d )错,改正为(28C2) H ,代表MOV 指令。
8. 说明外围设备的I/O控制方式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1)程序查询方式:CPU 的操作和外围设备的操作能够同步,且硬件结构比较简单。输入和输出控制 和传输完全由CPU 处理,降低了 CPU 的效率。
(2)程序中断方式:一般适用于随机出现的服务,且一旦提出要求应立即进行,CPU 不需要对外设进行状态查询,节省了 CPU 的时间开销,但硬件结构稍复杂一些。
(3)直接内存访问(DMA )方式:数据传送不需要CPU 的中转而在内存和外设间直接传送,数据传送速度很高,传送速率仅受到内存访问时间的限制。需要更多硬件,适用于内存和高速外设之间大批数据交换的场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