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患者28岁,农民,1998年夏季因在田间喷洒农药。突然晕倒在地。急诊入院。体检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消失,多汗,流涎,全身抽搐,语言不清,血压18/12.5kPa(135/94mmHg)。此时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 肝、肾功能的测试。 全血胆碱酯酶活力的测定(ChE.为正常值的50%。 同时测定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 心电图检查。 血清总巯基的测定。
齿线的解剖意义中,正确的是() 齿线上为黏膜,齿线下为皮肤。 齿线上为直肠上动脉供血,齿线下为直肠下动脉供血。 齿线上静脉回流至直肠上静脉丛,齿线下静脉至直肠下静脉丛。 齿线上淋巴液回流至腹股沟淋巴结,齿线下淋巴液回流至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或髂内淋巴结。 齿线上为自主神经支配,齿线下为阴部内神经支配。
哪种试验组合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 AmeS试验,大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睾丸细胞染色体试验。 显性致死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 SCE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
1990年对某钢铁公司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了测试。结果141例放射工作者的淋巴细胞微核率为0.943‰,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微核率为0.31‰。95%正常值范围0-1‰,放射工作者微核率虽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停止接触后,此种差异仍然维持一年,但处于正常值范围,是否有损害作用。有助于评价的指标是()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公认的"正常值"范围内,停止接触后仍持续一年。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在正常值范围内,在应激状态下,此种差异更明显。 与对照组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其数值不在正常值范围内。 与对照组相比,微核率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以上都有损害作用。
HSV-Ⅰ最常见的致病方式是() 病毒经嗅球和嗅束直接入脑。 性接触传播。 母亲分娩时生殖道分泌物与胎儿的接触。 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处的病毒在适当条件下被激活。 口腔感染后病毒经三叉神经入脑。
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