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010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唯物主义

【答案】唯物主义是指“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的一种观点。唯物卞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2. “两个必然”

【答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简称“两个必然,,)这一重要结论。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简称“两个决不会,,)这一重要思想。这两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

3. 意识

【答案】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2)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一一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两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己。”

(3)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4. 社会基本矛盾

【答案】(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社会基本矛盾实际上也

就是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 因果联系

【答案】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成为因果联系。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联系,又必须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6. 资本

【答案】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具有不同的形式。主要表现在:

(1)按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按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3)按资本所处的领域不同,可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等。

二、简答题

7. 简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产生及其危害。

【答案】(1)通货膨胀的产生及危害:

①通货膨胀指因货币供给害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货膨胀。

②通货膨胀的危害:

在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必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如果社会的通货膨胀率是稳定的,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小。在通货膨胀率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因为这时人们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他们应采取的经济行为。具体表现:

a. 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十债权人

b. 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c. 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2)通货紧缩的产生及危害:

①通货紧缩的产生:

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领域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从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跌现象; 通货紧缩,包括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 它是当市场上的货币减少,购买能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所造成的; 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与经济衰退。

②通货紧缩的危害:

a. 加速经济衰退,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物价的持续、普遍下跌使得企业产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这将严重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使生产者减少生产甚至停产,结果社会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

第二,物价的持续、普遍下跌使实际利率升高,这将有利十债权人而损害债务人的利益。 第三,物价下跌引起的企业利润减少和生产积极性降低,将使失业率上升,实际就业率低于充分就业率,实际经济增长低于自然增长。

b. 导致社会财富缩水

第一,通货紧缩发生时,全社会总物价水平下降,企业的产品价格自然也跟着下降,企业的利润随之减少;

第二,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使得企业资产的市场价格也相应降低;

第三,产品价格水平的下降使得单个企业的产品难以卖出,企业为了维持生产周转不得不增加负债,负债率的提高进一步使企业资产的价格下降;

第四,企业资产价格的下降意味着企业净值的下降和财富的减少,通货紧缩的条件下,供给的相对过剩必然会使众多劳动者失业,此时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将使工人的工资降低,个人财富减少;

第五,工资不降低,失业人数的增多也使社会居民总体的收入减少,导致社会个体的财富缩水。

c. 分配负面效应显现

第一,社会财富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分配是在居民和企业之间的分配。

第_,企业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由于产品价格的降低,使企业利润减少,而实际利率升高,使作为债务人的企业的收入又进一步向债权人转移,这又加重了企业的困难。

第三,为维持生计,企业只有选择筹集更多的债务来进行周转,这样企业的债务总量势必增加,其债务负担更加沉重,由此企业在财富再分配的过程中将处于更加恶劣的位置。如此循环往复,这种财富的分配效应小断得到加强。

d. 可能引发银行危机

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有利于债权人而有损于债务人。通货紧缩使货币越来越昂贵。这实际上加重了借款人的债务负担,使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从而导致银行形成大量不良资产,甚至使银行倒闭,金融体系崩溃。

8. 联系实际,分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答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无产阶级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00多年来一些国家已经找到了各自成功的道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取得革命胜利以后,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尚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探索。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列宁在谈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