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石的内服剂量是()。 0.05~0.1g。 0.015~0.03g。 0.002~0.004g。 1.5~3g。 0.01~0.05g。
患者曾发高热,热退而见口鼻、皮肤干燥,唇舌干燥,舌紫绛边有瘀斑、瘀点。其病机是() 津液不足。 津亏血瘀。 津枯血燥。 津停气阻。 气阴两亏。
《温病条辨》中指出:温病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决定使用下法或滋肾法的主要依据是() 口渴或口不渴。 脉沉实或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 发热或不发热。 恶寒或不恶寒。 烦躁或不烦躁。
女性,48岁,行胃大部切除术,输血150ml后出现寒战,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后继续输血。半小时后,体温39.7℃,血压70/60mmHg,脉搏160次/分,发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可能的原因是() 输血后出血倾向。 发热反应。 溶血反应。 细菌污染反应。 输血感染疟疾。
外用攻毒杀虫、蚀疮去腐,内服截痰平喘、截疟的药物是()。 轻粉。 砒石。 升药。 炉甘石。 铅丹。
下列哪种疾病最易损坏筋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