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统计图中的y 轴一般代表( )。

A. 因变量

B. 自变量

C. 数据

D. 被试变量

【答案】A

2. 下列关于测定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定系数越大说明回归方程越不显著

B. 测定系数越大说明回归平方和对总平方和的贡献越小

C. 测定系数不可能为1

D. 测定系数有可能为0

【答案】D

3. 某班200人的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其平均数是72, 方差是16。成绩在80分以上的人数可能有( )人。

A.62

B.32

C.14

D.5

【答案】D

4. 组内效应也被称为( )。

A. 因素效应

B. 误差效应

C. 系统效应

D. 区组效应

【答案】B

5. 从n=200的学生样本中随机抽样,已知女生为132人,问每次抽取1人,抽到男生的概率是( )。

A.0.66

B.0.34

C.0.33

D.0.17

【答案】B

6. 设为两个独立事件,则为( )。

A. P(A )

B. P(B )

C. P(A )·P (B )

D. P(A )+ P(B )

【答案】C

7. 当一个实验( )时,我们才能得到交互作用。

A. 因变量多于1个

B. 自变量多于1个

C. 因变量多于1个的水平

D. 自变量多于2个的水平

【答案】B

8. 对随机现象的一次观察为一次( )。

A. 随机实验

B. 随机试验

C. 教育与心理实验

D. 教育与心理试验

【答案】B

9. 当XY 间相关程度很小时,从X 推测Y 的可靠性就(

A. 很小

B. 很大

C. 中等

D. 大

【答案】A

二、名词解释

)。

10.逐步回归

【答案】逐步回归是多元回归中选择自变量,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和过程是:按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大小,从大到小逐个引入回归方程。每引入一个自变量都要对回归方程中每一个自变量(包括刚刚引入的那个)的作用进行显著性检验,若发现作用不显著的自变量,就要将其剔除(因为引入新的自变量后,原来方程中显著作用的自变量有可能变成不显著)。这样逐个地引进和剔除,直至没有自变量可引入也没有自变量应从方程中剔除为止,这时的回归方程一般来说是最优的。

11.标准分数

【答案】标准分数指以标准差为单位的一种差异量数,又称Z 分数或基分数。它等于一数列中各原始分数与其平均数的差,再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公式为:

数据的标准分数

,为原始数据的值,式中,Z 为某原始为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该组数据的标准差。标准分数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标准分数是一种不受原始测量单位影响的数值,用来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其作用除了能够表明原数据在其分布中的位置外,还能对未来不能直接比较的各种不同单位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比较各个学生的成绩在班级成绩中的位置或比较某个学生在两种或多种测验中所得分数的优劣。

12.推论统计

【答案】推论统计又称推断统计,主要研宄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或全局的情形;如何对假设进行检验和估计;如何对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如何对两件事物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等。这是推论统计要研宄的内容,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假设检验

的各种方法、总体参数特征值的估计方法(又称总体参数的估计)和各种非参数的统计方法等等。

13.差异系数

【答案】差异系数(),又称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差等,它是一种相对差异量,用CV 来表示,为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比。在对不同样本的观测结果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常常遇到下述情况:两个或多个样本所测的特质不同。如何比较其离散程度?即使使用的是同一种观测工具,但样本的水平相差较大时,如何比较它们的离散程度?这时需要运用相对差异量进行比较。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是:(S 为某样本的标准差,M 为该样本的平均数)。差异系数在心理与教育研宄中常常应用于同一对象的不同领域或同一领域的不同对象。

三、简答题

14.2002年10月29日,《江南日报》发布中华英才网的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南京职工的人均月薪已达2690元,有人认为这一结果高估了南京人的月收入。你怎么看这个结果,试分析高估的原因。

【答案】我认为中华英才网的调查报告有可能高估了南京人的月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