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666生物综合之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成斑现象(Patching )。
【答案】指在进行膜流动性实验时,用荧光抗体标记膜蛋白,在荧光显微镜下将观察到细胞表面均匀分布的荧光标记蛋白,当荧光抗体标记时间继续延长,原来均匀分布的细胞表面标记荧光会重心排布,聚集在细胞表面的某些部位,出现荧光斑块现象,即称成斑现象。这种现象亦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2.
蛋白质跨膜运输
【答案】
蛋白质跨膜运输主要指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转运到内质网、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部位的一种蛋白质运输类型。
3. 早熟染色体凝集
【答案】早熟染色体凝集(PCC )是指M 期细胞与其他间期细胞在一定介质(如仙台病毒)介导下发生融合,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M 期细胞融合的间期细胞发生了形态各异的染
色体凝集现象
4.
【答案】kinesin
的中文名称是驱动蛋白的中文名称是细胞质动力蛋白。二者均属于微管马达蛋白,主要负责为物质沿着微管运输提供能量。
二者的区别在于沿微管运动的方向不同。驱动蛋白从微管的(一)端移向微管的(+)端,是正端走向的微管发动机;细胞质动力蛋白是负端走向的微管发动机,担负小泡和各种膜结合细胞器的运输任务,同时还是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运动的动力来源。
5.
光系统
【答案】进行光吸收的功能单位称为光系统,是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每一个光系统含有两个主要成分:捕光复合物和光反应中心复合物。光系统中的光吸收色素的功能像是一种天线,
将捕获的光能传递给中心的一对叶绿素
由叶绿素激发一个电子,并进入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链。
6.
【答案】的中文名称是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产生相应的反应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系统通讯活动及协助细胞的
第 2 页,共 34 页期PCC 为细单线状,S 期PCC
为粉末状期PCC 为双线染色体状。
活动。信号转导可以实现细胞间通讯,是协调多细胞生物细胞间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组织发生与形态建成所必需的关键过程。
7.
抑癌基因
【答案】编码的蛋白质直接或间接抑制细胞周期进程的基因,该基因发生的功能丢失突变是
致癌的。许多肿瘤抑制基因(如)的单个突变体等位的遗传能大大提高形成某
),它们编码的蛋种类型肿瘤的危险性。抑癌基因又称肿瘤抑制基因,
是细胞的制动器(
白质抑制细胞生长,并阻止细胞癌变。在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中,每一种抑癌基因都有两个拷贝,只有当两个拷贝都丢失了或两个拷贝都失活了才会使细胞失去增殖的控制,只要有一个拷贝是正常的,就能够正常调节细胞的周期。从此意义上说,抑癌基因的突变是功能丧失性突变。
8.
单能干细胞
【答案】
单能干细胞
成某一种类型能力的细胞又称定向干细胞指仅具有分化形
二、选择题
9. 下列哪种物质不参与胞饮泡的形成?(
A. 网格蛋白
B. 发动蛋白(dynamin )
C. 接合素蛋白
D. 微丝
【答案】D
【解析】微丝协助吞噬泡的形成。
10.细胞体积守恒定律表明( )。)
A. 细胞的体积与相对表面积成反比
B. 细胞体积和细胞核体积在不同物种间均相差悬殊
C. 器官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的数量和细胞的大小两个关键因素
D. 卵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很少,同样遵守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答案】A
【解析】细胞体积守恒定律的主要观点:(1)不论物种间的差异有多大,同一器官与组织的细胞,其大小更倾向在一个恒定的范围之内。(2)细胞的体积与相对表面积成反比。(3)细胞体积在不同物种间均相差悬殊,而细胞核体积相差不大。(4)器官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5)细胞内物质交流的速率与细胞体积成反比。
第 3 页,共 34 页
11.SARS 病毒是(
A.DNA 病毒
B.RNA 病毒
C. 类病毒
D. 阮病毒
【答案】A )。
【解析】SARS 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其遗传物质是DNA , 被蛋白壳体包绕。
12.
(多选)
A.
合成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和
结合在亚单位上
参与质子运动B.
和间的位置会发生变化C.c
上的
D.
三个的构象是相同的
【答案】ABC
【解析】在任一时间
,上3
个催化亚基的构象总是不同的,与核苷酸结合也不一样,每个催化位点与核苷酸的结合按顺序经过三种构象:紧密结合态(T 态)、松散结合态(L 态)和空置态(不与任何核苷酸结合的0
态)。在合成过程中,3
个催化亚基的构象发生顺序变化,每一个催化亚基要经过3次构象改变才催化合成1个ATP 分子。
13.癌细胞通常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与原来的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分化程度通常表现为( )。
A. 分化程度相同
B. 分化程度低
C. 分化程度高
D. 成为干细胞
【答案】C
【解析】分化程度较正常细胞分化程度低是肿瘤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细胞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
14.微管蛋白在一定条件下,能装配成微管,其管壁由几根原纤维构成?(
A.9
B.11
C.13
D.15
【答案】C
【解析】在微管装配的过程中
,二聚体形成后,
再形成原纤维经过侧面増加而扩展为片层,至13根原纤维时,即合拢形成一段微管。
第 4 页,共 34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