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内科学题库

问题:

[单选] 某女,51岁。因睡眠不好服用地西泮3个月,开始服药后睡眠情况改善。但逐一渐效果欠佳,因此患者逐渐加大剂量,最大量达到每天12片,一旦减药或停药,患者出现睡眠差,心慌,烦躁不安。此时对此患者最好的处理是

A . A.继续服药,不用处理
B . B.加用其他镇静催眠药物
C . C.递减药物
D . D.加大药物剂量
E . E.马上停止服药

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 某男,27岁。既往精神状态正常,最近半年经常使用"摇头丸",近一周出现明显异常,说看见奇怪的东西,觉得周围的人要害他,为此紧张不安,不敢出门。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精神分裂症。 B.分裂样精神病。 C.震颤谵妄。 D.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E.苯丙胺精神病。 越岭线展线方式主要有()、()、()。 特快专递邮件包装物上标有“↑”符号的,应由寄件人将“↑”符号()。 为了使数据电子信息达到“书面形式”保存或提交的法律要求,《电子商务示范法》规定界定了电子商务环境中“书面”的基本标准是:()以备()。 某女,51岁。因睡眠不好服用地西泮3个月,开始服药后睡眠情况改善。但逐一渐效果欠佳,因此患者逐渐加大剂量,最大量达到每天12片,一旦减药或停药,患者出现睡眠差,心慌,烦躁不安。此时对此患者最好的处理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该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镇静催眠药物药物成瘾的诊断,这种患者在脱瘾治疗时必须递减药物,同时配合认知和行为治疗。半衰期较短的苯二氮类药物停止用药后容易出现戒断症状,可以先换用半衰期较长的苯二氮类药物再逐渐减量。减量的速度一般采取每2~3天减少10%,此时要注意区分患者出现的戒断症状和原有的焦虑症状。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