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核心式”个性化课堂研究

关键词:课堂改革,多元智能,核心式课堂

  摘要


摘  要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关于课堂模式的探究日渐丰富,追求外在形式的建构,成了当下课堂改革的一道新风景。
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的确涌现出了一些较有特色的课堂模式,如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等,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关注课堂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并正在努力付诸实践,这也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有益影响。但是这些改革大多是围绕形式的演变而生成的课改“成果”,伴随着实践,也慢慢显现出一些弊端,如:机械地切割课堂时间板块,未免过于僵化;导学案基本以文案形式呈现,形式较为单一;倡导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学生的主体地位被过度放大,教师的指导地位淡化;扩大化的宣传、推广,使得教育有产业化之嫌,也使得一些老师在生吞活剥的所谓学习借鉴中迷失了自己。
因此,以核心知识、核心能力传授为目标,以多元智能活动为前置学习形式的“核心式”特色化课堂呼之欲出。“核心式”个性化课堂教学是作者针对当下教育改革中追求形式建构的沉疴,提出的回归教育本质的教育观点,具体指的是建立在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的,以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常识多元化的自主建构新知,以教师整合、升华学生活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系统及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方式。简单的概括为,利用多元之智能导学活动因势利导,而非一种固定化的课堂模式,是一场教育上的返璞归真的尝试。
“核心式”个性化课堂以哈佛大学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尊重学生智能差异和智能增长点,尊重学生的潜在学习天性,在教师的教育哲学理念影响下,以独特的多元智能活动引导学生切入新课程学习,以讨论交流、平等对话为师生交流的常态,以生成性的展示为活动的常态,以学生不同智能的提高为评价落脚点。是当下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场回归式思考。
 
关键词:课堂改革,多元智能,核心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