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商学院810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某系统有n 台互斥使用的同类设备,3个并发进程需要3, 4, 5台设备,可确保系统不发生死锁的设备数n 最小为( )
A.9
B.10
C.11
D.12
【答案】B
【解析】2+3+4+1=10
2. 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105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増加的方向移动。现有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35,45,12,68,110,180,170,195,采用SCAN 调度(电梯调度)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 )。
A.110,170,180,195,68,45,35,12
B.110,68,45,35,12,170,180,195
C.110,170,180,195,12,35,45,68
D.12,31,45,68,110,170,180,195
【答案】A
【解析】SCAN 算法类似电梯工作原理,即朝一个固定方向前进,经过的磁道有访问请求则马上服务,直至到达一端顶点,再掉头往回移动以服务经过的磁道,并这样在两端之间往返。因此,当磁头从105道向序号増加的方向移动时,便会服务所有大于105的磁道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往回返时又会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服务。注意与循环扫描算法的区别,所以SCAN 算法的访问序列是:110,170,180,195,68,45,35,12。
3. 中断处理和子程序调用都需要压栈以保护现场,中断处理一定会保存而子程序调用不需要保存其内容的是( )。
A. 程序计数器
B.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C. 通用数据寄存器
D. 通用地址寄存器
【答案】B 。
【解析】中断处理与子程序调用最大的区别是中断处理程序与正在运行的进程可能无关,而
子程序调用与正在运行的进程有关。中断是要打断处理器的正常工作次序,并要求其去处理某一事件的一种常用手段。因此,除了要保护当前程序的地址,计数器(指针)和数据寄存器以外,还需要保存程序状态字。子程序调用是与当前进程有关,是正在运行的程序有意安排执行的,这一类调用发生的时间以及位置具有确定性,处于同一个进程内,因此不需要保存程序状态字。所以中断处理和子程序调用不同的区别是中断处理程序必定会保存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4. 下列关于最小生成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Ⅰ. 最小生成树的代价唯一Ⅱ. 所有权值最小的边一定会出现在所有的最小生成树中Ⅲ. 使用普里姆(Prim )算法从不同顶点开始得到的最小生成树一定相同Ⅳ. 使用普里姆算法和克鲁斯卡尔(Kruskal )算法得到的最小生成树总不相同
A. 仅Ⅰ
B. 仅Ⅱ
C. 仅Ⅰ、Ⅲ
D. 仅Ⅱ、Ⅳ
【答案】A 。
【解析】当图中存在相同权值的边时,其最小生成树可能是不唯一的,但最小生成树的代价一定是相同的,所以说法Ⅰ正确。从n 个顶点的连通图中选取n-1条权值最小的边可能构成回路,所以说法Ⅱ错误。当某个顶点有权值相同的边,使用普里姆(Prim )算法从不同顶点开始得到的最小生成树并不一定相同,所以说法Ⅲ错误。当最小生成树不唯一时,使用普里姆算法和克鲁斯卡尔(Kruskal )算法得到的最小生成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所以说法Ⅳ错误。由此可得出正确答案。
5. 下列选项中,在I/O总线的数据线上传输的信息包括( )。
Ⅰ.I/O接口中的命令字Ⅱ.I/O接口中的状态字Ⅲ. 中断类型号
A. 仅Ⅰ、Ⅱ
B. 仅Ⅰ、Ⅲ
C. 仅Ⅱ、Ⅲ
D.I 、Ⅱ、Ⅲ
【答案】D 。
【解析】在I/O总线的数据线上传输的信息包括I/O接口中的命令字、状态字以及真正的数据,而中断类型号也是通过数据线传输的。
6. 处理外部中断时,应该由操作系统保存的是( )。
A. 程序计数器(PC )的内容
B. 通用寄存器的内容
C. 快表(TLB )的内容
D.Cache 中的内容
【答案】B
【解析】外部中断处理过程首先要保护现场,使得中断处理完后能够恢复程序的状态继续执行。保护现场有两个含义:①由中断隐指令保存程序的断点(程序计数器);②由中断服务程序保存通用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的内容。中断服务程序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7. 用户程序发出磁盘I/O请求后,系统的处理系统的处理流程是:用户程序一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一设备骆动程序一中断处理程序。其中,计算数据所在磁盘的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的程序是( )
A. 用户程序
B. 系统调用处理程序
C. 设备驱动程序
D. 中断处理程序
【答案】C
【解析】计算磁盘号、磁头号和扇区号的工作是由设备驱动程序完成的,所以答案选C 。
8. 已知序列25, 13, 10, 12, 9是大根堆,在序列尾部插入新元素18, 将其再调整为大根堆,调整过程中元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次数是( )。
A.1
B.2
C.4
D.5
【答案】B
【解析】对堆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有可能不满足堆的性质,堆被破坏,需要调整为新堆。 (1)为原堆,
(2)为插入18后,
(3)比较10与18, 交换后,
(4)比较25与18, 不交换,即为调整后的新的大根堆。
因此调整过程中元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次数为2。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